“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休息!”——上交大博导就这水平? 三秦学子君

“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休息!”——上交大博导就这水平? 三秦学子君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当更多的了解博士生的生活之后,更是感到心酸和无奈,对于高校的博导,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这样的导师制到底还能不能适应如今的学子和高校呢?

  

  

  

  该导师言论如下: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等学府的博士生导师,就算是学生有什么问题,也不该出此言论,这样的人身攻击,也该是一个博导说的话?!更何况学生仅仅是希望有一个休息日,而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如果在实验室做研究就意味着零休息,不该有任何个人休息,是否太过于非人性化,做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立马就能出成果的,就算是同学们无时无刻都不休息也不代表就能做出顺从这位博导心意的成果,这是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能懂得的道理吧?这位博导竟然如此苛刻的要求学生?怪不得说博士压力山大,遇见这么个导师,不崩溃都算好的了。

  近些年来,高校频繁出现研究生、博士因为压力大跳楼,跳湖的事情,难道所有人都是因为心灵太脆弱,长了一颗玻璃心吗?难道导师们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学校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绝不是!

  1

  师生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雇佣关系

  

  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陆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包括硕士和博士)实施的是导师负责制,就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除了指导研究生学习及业务工作外,还必须关注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个人成长,掌握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动态。

  但无限责任的另一面是无限权力。学生倒的苦水更多:所谓“导师负责制”,就是你能不能毕业、什么时候毕业,都是导师说了算。而且,研究生三年学什么、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看导师的研究计划里需要什么角色。课题组一个方向有人了,你喜欢也不行;另一个方向缺人了,你厌恶也不行。课题组有校企合作项目,要你去企业蹲点你就得去。读研像中奖,完全看你跟了个什么样的导师。导师比老板还老板,老板好歹还给你开正常工资,导师可以廉价甚至免费利用你的劳动力,为了一纸文凭你不得不就范。

  导师权利过大,对学生的毕业有一票否决权,对于那些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来说,一旦和导师产生矛盾冲突,就极易受到导师压迫,最终难以毕业。

  2

  学生没有任何话语权,必须听从导师才能毕业,甚至伺候起居

  如今的学生在这种导师制度下只能做一直乖乖听话的绵羊,任何违背的行为和言语都不敢有,小心翼翼维护着自己的学业。部分教授,视学生为跟班仆役,陪饭、陪酒、陪打麻将,凡此种种本该是剔除的恶习,可在某些人口中,不做反而成了“情商低”、“该学做人”?不愿同流就是“自视清高”?

  案例一

  陶崇园就读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期间,因“长期遭受导师压迫,被迫叫导师爸爸、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被导师阻止深造”等原因,最终“实在受不了了”,于2018年3月26日清晨在学校跳楼自杀。

  事发后,陶崇园家属在其电脑中发现了一个文件夹,里面保留了自2017年10月以来所有与王攀有关的聊天记录和邮件往来。“他多年以来承受着导师王攀的精神摧残。”陶崇园坠亡后,家属将其自杀原因指向王攀。

  

  

  案例二

  国内知名高校同济大学在读硕士陆经纬从实验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据陆经纬家属在微博上称:陆经纬自2015年7月开始为自己的硕士导师陆琰君无偿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不属于陆经纬学习范围内的实验、论文写作等,在3年多的时间里,陆经纬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无法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且患上了颈椎病,也因此在工作期间晕倒了两次。

  

  

  自杀是由于考博报名费被导师延误,导致陆经纬无法参加今年4月份的考博,因此决定放弃考博和导师让他撰写的2篇与毕业无关的高难度论文,希望导师可以让他在6月份顺利毕业,但被陆琰君拒绝,并称如果无法完成这两篇文章,将不会让陆经纬毕业。2018年12月13日下午,陆经纬在微信上给导师留言:“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教授会找你谈的”,然后从实验楼5楼纵身跃下。

  这样的导师才应该学学怎么提高情商/智商!学学怎么做个人。

  3

  博士生研究压力过大,导致自杀现象频发

  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湖北黄冈人杨宝德,28岁,轻生溺亡。

  杨宝德在博士就读期间身陷痛苦。科研没有进展,学业一筹莫展,出国深造无望,还要被周姓导师支配去做各种私人琐事,包括:到家中打扫卫生、浇花、洗车、安窗帘、接送上下班、超市购物、饭局挡酒,陪打麻将……

  更为奇葩的是,周教授还用富有挑逗意味的语言与杨同学“讨论”自己的衣着品味,甚至明里暗里的挑唆杨博士与其女友的关系。

  

  

  据悉,出身湖北农村的他,是全村唯一一个大学生。小杨的父母皆在外地打工,家中尚有哥哥、姐姐。从读大学起,杨宝德就没跟家里要过生活费。本科时,他在宿舍开小卖部,给人修电脑,打暑期工。考上研究生后,同学们总是看见他在食堂吃3块5一碗的面条。

  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一年到头在外地打杂工,杨宝德从小寄养在姑姑家。中考成绩优秀的他为了省钱,去了一所愿意免费招收优质生源的私立学校。这直接导致了他的高考成绩不佳,不得不去了一所劣势学校。为了修正这次失误,杨宝德用了四年的时间考入西安交大的研究生。从三本跳到985,其中的辛苦付出可想而知。

  杨宝德曾希望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不像“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北上广中产之家儿童,从小参加4、5种兴趣班,出国夏令营,见识广阔,思想活络。寻求一份诸如老师、公务员之类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往往是杨宝德们的第一选择。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就业问题,心理压力是所有在读博士生身上的三座大山。

  发表论文几乎是每个博士生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压力。在很多大学,博士生特别是文科博士生拿到学位的前提条件,是发表至少两篇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很多时候只能靠导师。”某高校一名博士生是这么说,很多期刊根本不会接受博士生单独署名的论文,因为教授们的论文都发不过来。

  第二就是就业压力,与本科生、硕士生相比,博士的就业渠道会更窄一些。由于读到博士的领域研究方向已经非常细,这种高度的专业性也限制了博士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实属不易。

  除了外在的就业压力之外,内在的压力也如影随形,在一些博士生看来,如果毕业后只从事基层工作或者持续性劳动工作,对于他们所代表的知识储备是一种耻辱。

  《中国博士质量报告》中指出,高校及科研学校成为博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处,有百分之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还有部分博士生会进入各级政府单位和国家机关,小部分人会参与到社会和建设方面。

  据笔者所知,身边的博士朋友也面临着毕业论文难以达标,在没有好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写不出好文章,就不能通过各个老师的审核去发表。博士能够3年毕业的几乎没有,4年算顺利的,6年毕业才是普遍现象。对于那些直博的同学,如果不能发表论文顺利毕业,就只能拿到本科文凭,而应聘的公司却必须要求正常博士毕业才能够入职,否则是不会要的。在公司/社会都唯学历论的情况下,博士生们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如果只能拿到本科文凭,这样的后果是难以承受的。

  博士的规模在扩大,而博士的“延期毕业”是扩招带来的恶果之一。

  近年来,博士生的未正常毕业率相对稳定。2002年至2009年,中国博士未正常毕业率在60%左右徘徊,2010-2017年则稳居60%以上,波动中有小幅提升。不过考虑到博士生的大规模扩招,实际上博士的延期毕业已经相当普遍。

  

  一些包括英国和澳洲的高校对学校中的博士生的精神压力做过相关调查,据耶鲁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此外,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精神疾病。有权威调查显示学历越高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博士生这个群体患抑郁症的概率是其他群体的四倍。

  

  当代博士生的心理状态及所承受的压力的确不容乐观。

  4

  中国式教育下,读博究竟是为了什么?

  中国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有时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生下来,你的一生可能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什么时候该走路,什么时候该认字,教什么样的朋友,上什么样的学校,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一条条、一列列早都被写在《人生》这本书的目录上。

  我们没时间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想做什么,自己的理想信仰是什么,我们只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要求下学习、生活,从懵懂少年到背负巨大压力的社会人,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自己的思考?究竟为什么要读博?

  为了一纸文凭?

  为了容易就业?

  为了学术研究?

  ……

  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真的有研究兴趣而读博,又有多少人只是为了向上攀爬,为了博得更好的生存空间?我们说的现实一点,绝大多数人,说到底是因为金钱,尤其对于底层出身的同学,背负着家庭的经济压力,更是不得不拼命学习以求出人头地,为家庭带来收益,可最终我们仍旧难以跳脱出原生家庭的困境,读书看似成为了底层向上的唯一渠道,可现实中能爬上去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只是在自己的阶层打转而已。

  我们进入大学学习,不单单是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寻求人生理想,寻找职业方向,而只有在方向明确的道路上去学习、实践、工作才能够逐渐实现人生理想。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