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与肾脏的关系

牙齿与肾脏的关系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牙齿乃人体最坚硬之骨骼,具有支撑面部的作用,还有主司咀嚼,匡助发音的生理功能。正凡人的牙齿雪白润泽且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由于肾主骨生髓,髓乃肾中精气所充,而“齿为骨之余”,即齿与骨同出一源,故牙齿亦为肾中精气所充。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中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也明确指出:“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牙齿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肾精能够生髓,而髓能养骨,故肾精充盛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髓充足则骨骼得养,从而坚劲有力、耐久立而强劳作,牙齿也就坚固不易脱落。正由于牙齿与肾以及骨骼有着紧密亲密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在生理上仍是治疗上,都应正视养肾。假如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骼失养,在小儿可见发育迟缓,骨软无力,泛起五迟,五软。其中五迟便包括齿迟,即生牙过晚。在成人可因骨质松散痿软,而见腰膝酸软甚则足痿不能行走,以及牙齿松动、轻易脱落的情况;老年人因髓减骨枯还易发生骨折。

  牙齿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全身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牙齿干燥,甚至齿如枯骨者,多为肾阴枯竭,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残缺,齿根外露者,多见于肾虚者或白叟;入睡中咬牙啮齿者,多因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等等。

  古语云:“百物摄生,莫先固齿。”人的生成禀赋不同,牙齿亦然。由于与先天之精——肾的充足与否紧密亲密相关,故先天不足者,即使很注重口腔卫生,患蛀牙的可能性也会很大。而当这些人年迈时,肾精衰弱,牙齿也更易早早脱落。所以中医以为养肾精是护齿所必须的。先天禀赋充足,后天又加以养肾精,则齿白而固,不易脱落和生牙病。归肾经的一些药物,如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鹿茸、补骨脂、菟丝子、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续断等;有滋阴补肾作用的枸杞、石斛、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等,都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质、舌苔变化及脉象,随症应用之。还有一些食品也具有补益肾精作用,如黑芝麻、桑葚、瘦猪肉、山药、花生等等。

  在日常三餐的每一次咀嚼运动中,我们就可以养护肾精,保护牙齿。肾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反过来又可滋养肾中精气,有“玉浆”之称。在牙齿咀嚼食品的同时,口中也分泌唾液。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使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与唾液充分混合并吸收。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脾与肾为先天后天之关系。先天之肾可得到后天之脾的充养,故脾健可使肾精得养。因健康的牙齿有助于脾之运化,这就使牙齿健康也可促肾精之养。

  三餐饭后,上下叩齿36次,亦能固肾健脾,匡助消化。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击,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叩齿运动的方法为:口轻闭,前后牙齿上下各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也是固齿的方法。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