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之死对子女培养的启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

孔融之死对子女培养的启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作者:暮初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2》落幕,那些在中央电视台露面的少年新秀们也出名了,赢得一片赞扬和羡慕之声。
在我看来,这对于这些少年新秀们而言并非好事,反而有捧杀之嫌。在其背后,电视媒体是为了抬高收视率,成年人是为了自我心理满足,各得其所,全然不顾各种吹捧可能对孩子成长带来身心上的负面效果。
小时候优秀,对于成长不一定就是好事。这一点可能小学教师最有发言权,毕竟他们经手教过各色各样的孩子,也了解他们长大后成才的大致概率。之前就有浙江杭州的一名小学教师统计过自己教过的学生,总结出“第十名现象”。其结论是,班级内成绩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二十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这个结论与社会上普遍认定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但是,与《道德经》中“大器晚成”的论断却不谋而合。
让小孩子耗尽智力在某一很狭窄的领域一下子到达顶峰、碰到天花板,并非是好事,会增加他们成长过程中对于其它事情的误判机率。而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对于今后应对社会上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或许更加重要。如同某一叉树枝疯长,就应该适当剪枝,而不应该盲目施肥。教师们号称“园丁”,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小孩子还当不起“专长”这一概念。
与输掉整个人生相比,输在起跑线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也就是说,幼年时代的聪慧不足称道,毕竟还没有经过风雨。要通过对他们某种兴趣的引导,逐步扩大见识范围。相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久而久之反而会成为今后难以融入社会的初始条件。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三国时代的孔融。据《后汉书 • 孔融传》记载,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家学渊源。相传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史称“幼有异才”。比如在他十岁时,耍了一个小聪明,一下子就赢得河南尹李膺的青睐,加之他言辞应对中所透露出来的机灵和敏捷,更加博得在场众人的赞许,从此成为清谈客们的坐上宾。当时,太中大夫陈炜并不在场,有事迟到。因而当有人将之前的趣事告诉陈炜时,陈炜不加掩饰地说道,“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意思是一般而言,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大都平庸。不料孔融听后反唇相讥,“听您一言,恐怕您小时候很聪明吧”。当时的众人可能都将其视作童言无忌,而一笑了之。却不知已为孔融悲剧的一生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确实,长大后的孔融依然很有文采,既好学也博学,应该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好学生,而且还对朋友很仗义,人缘也很好,按理应该成为一个栋梁之材。但是,长大后的孔融自视过高,豪放不羁,不识时务,曾屡次触犯曹操,终于在孔融五十六岁那一年被曹操借了一个“ 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以及不孝的罪名杀掉了,并连累妻子和幼小的子女都被杀。因此,一个人再怎么博学,也不能与人格完善划等号。
令人叹惜的是,他的只有七岁和九岁的一双幼小儿女也都是神童,小小年纪就此夭折,临死还从容不迫地给中国文化留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一成语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后汉书•孔融传》)。问题是,小小神童表现出的睿智,以及从容赴死的冷静和果敢,又成为猜忌心较重的曹操将他们斩草除根的理由。
就连孔融家的小孩子都知道任何社会都是权力称雄的社会,但孔融自己却并没有想清楚。可以说,成也早慧,败也早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史称魏文帝)却特别喜爱孔融的文章,将他比作汉代的大文学家扬雄和班固,也曾下令收集他曾经写过却散落于民间的文章和诗赋。因此,古代有才学之人,在帝王和权贵眼中,不过是掌上玩物而已,命若蝼蚁,朝不保夕,而孔融却没有看透这一点。孔融号称才高八斗,却不幸生在一个充满权谋的时代,缺乏适应这个动荡社会的能力。史书对他的辛辣评价是“才疏意广,迄无成功”,也就是志大才疏,不堪重用。
孔融的一生恃才傲物,任意妄为,直到临终才认清自己的缺陷,懊悔已迟,终以生命的代价为自己天真的唐突行为埋了单。
他曾写过一首《临终诗》,诗中写道:“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这首诗用现代打油诗形式粗略转译一下,大意如下:
言多必失,百祸皆由口中出;器有罅隙,虽美何堪任大用。
江河溃滥,缘起只因蝼蚁穴;山岳崩坏,祸根寻源猿巢中。
流水涓涓,不舍昼夜难复回;黑屋沉沉,惟有天窗可看星。
君子务正,奈何奸佞不容身;白日青天,常有浮云遮望眼。
文章锦绣,若无诚意沦下品;花放万朵,终无结果皆虚幻。
人心难料,安得与我合为一。胪言无常,三人成虎假为真。
胶漆虽固,长久入水难自全。生则多忧,但愿长睡万事毕。
尽管孔融到死依旧文采熠熠,但是文采熠熠又如何,终究是绝命诗。他的死并非为民请命而死,而是因个人行为狂放而死,因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民间从没有人认为他的死重于泰山。
世上终无后悔药。也就是说,孔融小时候并没有重视陈炜所给出的忠告,竟使陈炜的忠告一语成谶。孔融虽然文才出众,列为建安七子之首,然而文人习气,终究不能成其大事。与其说孔融被曹操所杀,还不如说被世人所捧杀,为名所累,自视过高而不识时务,触犯权贵们的禁脔所致。
孔融的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在锦绣文章中,活在人们的吹捧声之中,以为自己所坚持的就是公平正义,殊不知现实社会所需要的是公平正义的结果,而不是公平正义的口号。孔融号称博学,在人生的战场上,竟然不懂《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真谛,令人十分不解。
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清醒,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究竟是满足家长一时的虚荣心,让孩子抛头露面,甚至不惜让不谙世事的孩子为自己赚取金钱来得重要;还是让孩子学会理性思考,谨言慎行,学会应对漫漫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风险,积累必要的人生经验和判断能力来得更重要。以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每一个时间段的抉择只有一次,不可追悔。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所有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积累本质上只是成长途中的一级级阶梯,而不是最终结果,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对孩子的成长不能抱有沿途看风景的心态,消费其尚未成熟的人生,人为地留下足以影响其一生的性格缺陷,而是应该紧盯其人生的终极目标,帮助他们安然地度过一生。
孩子聪慧,固然是好事。但是,要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并不是完全靠知识,更要靠智慧。而智慧的基础在于理性,在于全局观,并不是局限于玩弄小聪明。殊不知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毕竟聪明也会形成惯性思维,近来许多名牌大学的教授、博士、硕士们前赴后继地败给低学历骗子的教训,说明高智商的人也有缺陷,说明高智商并不能与心智健全划等号。反而证实了“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这一判断的合理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这或许已成为一个定律,这从文革结束后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可见一斑。当时,从全国招收了许多少年奇才,奇闻异事远远超过现在的网红,博闻强记的能力着实让当时的全国人民津津乐道了好长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了,真不知道这些人现在身在何处,又作出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从他们的结局来看,似乎当时只是被当作全国人民娱乐的题材;或许只是被当作教育实验的小白鼠。但是,他们所付出的却是一生的幸福和作为正常人的成长经历。
捧杀等于扼杀。因此,当全民娱乐的趋势越演越烈,娱乐资源的挖掘已向青少年,尤其是向低龄段幼儿延伸之时,我们的社会更应该呼唤良知,放过孩子们。
所谓的“起跑线”真的不是很重要。而人格(包括性格)的完善,理性判断能力的完善,关乎一生,远比昙花一现的小聪明来得重要。懂得顺势而为,止于至善则更加重要。并且,每个人的心智成熟有较大的阶段性差异,必须实事求是,因人而异,何必强求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社会上的竞争和无形的搏杀,不是看你从哪个起跑线起步,而是看你有没有实力到达目标,或者以怎样的方向和速度到达目标。就象孔融临终所说的,不是看你繁花似锦,而是看你有无结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大加呵护,而不应该消费这个过程。
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犹应重视“过犹不及”、“勿忘勿助”、“潜龙毋用”等古训,切不可“揠苗助长”,让其过早固化定型。少年老成意味着童心泯灭,让孩子小小年纪就不知天高地厚,藐视一切。虚荣一时,终将毁其一生。事实上,“晕轮效应”也会害死人。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生前明确反对“虚文”而倡导“道明”。虽然他儿时也是一个人人称颂的神童,但他却有自知之明,并没有被盛名所累,从小就将成为圣贤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并将伴其一生的苦难,视作磨砺道学的坦途,长大后不仅是一个文章、书法、军事、治政、讲学、修道的通才,还成为中国历史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贤”的一代圣人。他不仅富有斗争精神,也具有丰富的斗争技巧,这才成为五百年难有的人中之龙,堪作神童们的人生榜样。他说,“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送宗伯乔白岩序》)。他还说“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传习录》),当为今人之警钟。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