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乎

10. 乎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每日一题:临帖三忌

临帖三忌指的是:失真不临、乖时不临、败笔不临

①失真不临 古代刻碑是书家用新毛笔沾上朱砂直接写在石头上面,这叫写碑,也叫书丹或写红,然后再由刻工雕刻而成。唐时刻工的水平很高超,使用双刀刻法,失真很小,到 了魏碑时刻碑就很粗糙了,使用的是单刀刻法,失真就很严重。这是碑石失真的原因之一。由于年代久远,石碑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剥落,因此拓片就会有失真的现 象。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出于一己之利,人为地作假而破坏石碑,造成了其后的拓片越来越差,失真也越来越严重。这些自然的、人为的因素,是拓片或拓本的失真的又一原因。另外,碑石多年分化后就会在棱角处出现钝化现象,整个字 会显得更好看些,业内人士称之为“金石气”,有些人故意求之,就不得不做作,这是不足取的。因此,启功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透过刀痕,见笔痕”就是这 个道理。

②乖时不临 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古时的一些与现代不相适应的写法,我们就不必再跟着学习这些东西。如“也”“风”这些字中的折笔,现在是一笔,古时是两笔,就不必学写。

③败笔不临 败笔不临就是对帖中的某些个别字,有比它写得好的就不临、不选这个相对来说差一点的。我们称之为“败笔不临”。

解决“临帖三忌”的问题,初学者是做不到的,要靠“明师”指点。我们每个人能不能找到明师指点,那就是各人造化的事了。俗话说,庸医杀人不用刀,就是这个道理。不能不慎重啊。

每日一字:乎

楷书中上撇要取平势,不可太陡;中间两点要短,不可写长(尤其右点不可写成撇)。行书要注意笔画间主辅笔之关系运笔的力度,大小合适。草书笔顺是最后写两点一横,并把两点交代清楚,以与“手”字区别开来。

田老师妙语:习字要通帖考虑,不要限于局部。如习写“之”字,我们就把整个字帖 中出现的所有“之”字放到一起,比较后再习写,这样就能把这个字真正地弄懂、写好。否则,就往往会出问题。楷书要见方,行书要见园。楷书的方体现在起笔与 驻笔,笔画中间的停顿其实在笔画中并没有停,也没有留,而是顿,及放慢速度。要领悟学会这些道理和技巧。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