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模因看学术腐败

从语言模因看学术腐败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认为语言模因承载着文化进化的信息不断承传和发展;它的宿主自主表征的语言信息是否得到复制、传播,是否会再创造出新的模因变体,取决于宿主所处的社会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这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生态环境。学术腐败案例的生态宿主主要有: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师张裕卿学术论文造假;此事被其学生吕翔揭露。如今国家也下大力整治学术不端现象,就是为了恢复学术圈内的宁静;今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2年查处的科研不端案件处理决定。一桩一年半之前的“陈年往事”跃然纸上,张裕卿被学生举报学术造假案终于瓜熟蒂落,迎来了最终结局——给予他通报批评,解除与他的聘用合同。

  前些年,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教师夏纪梅伙同他人,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本科)时, 大肆造假,骗取名利;此事被该校翻译专家郭颐顿实名公开揭露,轰动中外。夏纪梅因此得了“夏骗骗”的外号。如今,虽然“夏骗骗”的使用已经减少,但仍然有人用它来形容学术造假者。顺带一提,美国《韦氏词典》把“authentic”(真实的)作为今年的年度词语,因为造假的事例太多了。

  上述案例说明,学术腐败不仅在论文专著方面而且在项目申报方面都存在生态宿主问题。这种生态宿主其实就是语言模因得到复制、传播,它创造出坏的语言模因——学术腐败。几乎我国所有高校都有教师涉嫌学术腐败。可是,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可以如此长久存在,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这些不法分子不顾宿主,连学术都可以造假,这样的人还能指望用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吗?

  这个问题从某些角度看,甚至比很多贪腐分子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损害的是学生,也就是损害了我们的未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学术腐败来说,它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污染,而且它更是对社会良知的泯灭。学术腐败本质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勾当,它是学术界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必须予以除之,还教育系统以风清月明的氛围。我们应该让好的语言模因——守信践诺、诚信实高占领教育阵地。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