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事件的舆情争议为什么没有平息?

胖猫事件的舆情争议为什么没有平息?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胖猫事件是一个主次矛盾问题。

  胖猫事件警方的通报不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直接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是通报写的有问题,但我认为通报从基层警方视角而言,反而是没有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是在更大层面。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主次矛盾问题。

  在讨论之前,我想先举一个最直接的案例,那就是著名的德国母亲法庭杀人案,

  一位母亲,面临杀死自己女儿的凶手因为精神病而免于无罪时,直接在法庭上连开八枪击杀凶手。

  这个行为是否违法?在法庭上众目睽睽下,掏枪杀一个法律角度被判无罪的人,毫无疑问是违法的。

  但这个行为的对错呢?这就有意思了

  不论是微博还是知乎抖音B站,不论是男博主还是女博主,各种百万级视频的评论区里,你基本看不到有人说这位母亲做的不对的,全是大声叫好的。

  这就是法律领域永恒的问题,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

  程序正义就是,哪怕这个犯人的罪行无可辩驳,哪怕最后判定无罪,你也要尊重法律结果。

  事实正义则是,杀女之仇不共戴天,哪怕我事后坐牢也要执行我的正义。

  通常来说,法律机构履行的是程序正义,而大众道德偏向的是事实正义。

  而从同样是一个经典的主次矛盾问题,主要矛盾是母亲为女复仇,次要矛盾是复仇手段是否合理。

  胖猫事件现在来看,恰恰就是一起非常经典的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混在一起的事件。

  在通报出来前,大家疑问就普遍集中在,这事是真的还是编的,是真有人离去了还是网红炒作的,女方是否真骗得了51万巨款。也就是哪怕质疑这件事的人,潜意识都认为这件事的对错是不用讨论的,能讨论的只有真假。

  从一开始,这个事件的主要矛盾,就在于“男生因感情自杀还被骗走50万”这种消费式恋爱上。

  而通报的结果是,人确实离去了,钱也确实是50万之多,但不构成欺诈,而且姐姐涉及网暴。

  这个结果显然出乎大家意料

  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说这对不对呢?其实是对的。

  但从事实正义,大众朴素价值观来说,就不好说了。

  先说大家议论最多讨论的PUA,其实大家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就不太可能是PUA案,这和事实如何没有任何关系。之前我科普过强奸案的法律条文。

  男性强奸女性毫无疑问是死刑,那女性强奸男性呢?答案是不可能,

  你说我有证据,NO,这不是证据的事情,而是概念上的不可能。

  中国男性是没有被强奸这个法律概念的,哪怕你拿着监控录像也没用,因为法律概念上,这个受害者只能是女性。

  类似的是家暴案,女性被家暴了能处罚男方,那男性被家暴了能处罚女方吗?NO,在之前法律概念上,男性也是很难被判定家暴的。你现在去搜资料就会看到,在2016年前后,才有全国首例男性家庭保护令等报道。男性保护令.jpg男性保护令.jpg

src="images/j2xml/4c8b54b35912616b249ba2ce9899b243.jpg" alt="男性保护令.jpg" width="0" height="0"/>

男性保护令.jpg  你说2016年之前,男性被家暴怎么办呢?都只能硬撑吗~

  这就是今天面临的情况,

  大家认为胖猫事件是经典的PUA案,核心原因其实是和北大包丽案高度类似,同样是分手,同样是自杀,加上包丽案大量宣传家喻户晓,所以大家一看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觉得这肯定PUA啊还用讨论吗。

  但问题就在于,北大包丽案作为我国PUA第一案,是何时最终落地的呢?

  2023年才最终宣判。

  也就是女性被PUA这个概念,2023年才落地,到2023这个节点,媒体们才正式以国内PUA第一案标志去报道。

  而胖猫不是女性,是男性。之前在女性案件中,为保护女性权益推进的PUA相关概念,在本案中有指导性吗?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还不够明确,那么我可以换一个更直接,更无法回避的。

  法律为保障家庭成员权益,为遏制家暴现象设计了一大堆保护条款,现在你是一个被家暴的男性,你能申请到这些保护吗?答案是2016年首例男性家暴保护令落地,在那之前就是不能。

  所以哪怕乐观一点按照家暴案的进度,我认为男性被PUA概念落地,可能也要几年后。在此期间男性被PUA,只能说遇到了就是遇到了,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这不是事实如何的问题,而是法律发展的问题。

  所以很多人天天念经男女平等,我觉得特别可笑,真遇见问题,咱们就别念经了,老老实实直面问题,这一块目前法律概念上就是有一个时间差的。

  因此许多人吐槽重庆警方做的不对,我在这一块反而是理解的,这显然不是地方警察这个基层单位能解决的问题。警方不是法院检察院,法院遇到PUA案都要来回研究几年,要等待法律推进,警方遇见这类案子,连法律概念都没有,不太可能原地跃迁弄出男性被PUA的结论。

  那么,如果PUA这个走不通,往欺诈上靠呢?

  那这个就更难成立了,因为这钱还真是胖猫自己主动给出去的。

  有人说传销也是被害者自己主动给钱呀?NO,传销是带明显的客观层面的欺诈的,我是世界500强,我能带你发大财,这些就是典型的欺诈,而女方并没有类似操作。

  所以这个事情,从程序正义,法律理论的层面来看,困难就非常多,PUA本身是非常前沿的概念,男性被PUA就更前沿了。法律层面要落地估计要很久以后。

  而到现实执行层面,困难就更多了。

  我以前访谈过不少基层工作情况,我的理解是,现实中基层的执行,可能没你们想的那么泾渭分明,往往是有弹性的。

  木子美就说的很实在,欺诈这个,退钱就不是欺诈,不退钱就是欺诈。

  对于基层而言,很多时候没那么多对不对,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用最可行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大家都有一个说法,这个“虎”才算下来了

  而具体到这件事,要怎么给出说法呢?

  PUA的解决路径,已经给你科普了,涉及推动立法层面,显然是最难的。

  往欺诈案件判呢?也很难成立,女方信息是真实的。

  那怎么办?

  答案就是退钱,女方退钱,胖猫家属方谅解,这是解决方案角度,最可行的路线。

  你别管是PUA还是欺诈,就给我退钱

  不退钱,那就要追究你欺诈问题

  你退钱了,好,那我回头做家属工作

  有一个场景大家可能更熟悉,就是车祸类案件

  普通车祸,责任方赔钱,赔钱了,对方谅解了,那就走不予起诉流程,交警甚至都不用过来,手机远程就给你解决了。但你要不赔钱呢,那就要给你走流程了。

  而胖猫事件,女方退钱了吗?

  答案是退了。

  这也是许多人疑问,为什么通报把胖猫死后女方才转给胖猫父亲的钱也算在女方转账里。

  胖猫姐姐和大众视角,胖猫生前被女方捞了50.2万。

  而警方视角,首先看是谋杀案还是自杀案,判定自杀案后,开始结算金钱往来,此时女方退出的16.6万,虽然是人死后,但依旧属于结案前给出的。你别管是不是因为男方自杀女方感到压力后退的,程序而言就看你是不是退了。

  同理,舆论闹大后的第二次调解,女方补齐了差额,我理解为女方再次退钱了。那剩下的显然就是做你家属工作了。对于基层而言,这就是解决问题最现实的办法。

  所以某种意义上,重庆警方是非常尽力在和稀泥的

  胖猫是自愿转账,法律层面其实是可以不退的,你骂破天女方也可以不退,但他们一顿工作,最后还是让女方退钱了。那么再把家属工作做通,双方和解,这个事就算落地解决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胖猫姐姐说“我希望做一个勇敢的姐姐”

  因为事情如果到此为止,其实算收场了。

  女方这边:虽然收来的钱退了,但是没有其他处罚影响。

  胖猫这边,家人拿回所有补偿,胖猫姐姐有百万粉丝以后随便直播也能很好生活

  警方这边,全网哗然的大案圆满落地

  从程序正义来说,这应该算目前情况下相对靠谱的解决方案了。

  你说惩恶扬善,非常正确,你要为弟弟报仇,也很理解,但目前没有男性被PUA的法律概念,欺诈判定也很难成立,现在女方退钱男方和解,这个问题至少是落地解决了。

  但很多时候,人就是有感情的,正如开头那个母亲,我相信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射出子弹。

  所以基层警方这边,这个通报其实是符合程序的。

  欺诈不成立,胖猫姐姐涉及引导网暴。

  他的用词甚至非常精确,都没说造谣,而是用的侵犯隐私,引导网暴。

  但灵魂问题来了,既然基层警方似乎没问题,那谁有问题呢?为什么大众情绪没有消解呢?

  ——我认为是后续的各路媒体和法律机构。

  就像我开头说的,这个事情的核心矛盾,大家感到惊奇的关键,是“男生因感情自杀还被骗走50万”

  这是一起涉及金额巨大,且后果极其严重的情感案件。

  有人说50万算什么巨额?科普一下,贪污案里,超过20万就算数额巨大~彩礼纠纷案里38万都算天价彩礼,79的眉笔已经足够大家吵上一周,何况现在是结结实实50万。

  大额资金,分手,自杀,每一个都是当下大众焦点,叠加到一起必然成为全民焦点。

  这才是这件事的主要矛盾,这才是大众关心的核心矛盾。

  一段恋爱不但要花费几十万金钱,还弄到人自杀,这种天价消费式恋爱是符合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婚恋关系吗?

  而媒体们给出的回答是什么呢?

  网暴是不对的

  我认为这毫无疑问回避了问题,也是二度引爆舆论的关键原因。

  不是说不能计较网暴问题,但你要分清主次。

  大明王朝有段剧情非常经典,陈洪跑去和百官论罪,问他们海瑞奏疏对不对,结果清流们来了一句

  “辱骂君父,便是不对”

  陈洪大怒~

  这句话对不对,对

  但有没有回答问题?没有

  有人因为天价彩礼导致纠纷杀人,结果你来了一句“无论如何,杀人就是不对”,请问这回答问题了吗?

  知道杀人不对,但引发一切矛盾的不还是这天价彩礼天价恋爱吗?你给说法了吗?

  有媒体说,不要站队,要站对的一方

  但问题来了,什么叫“对”的一方?哪个是对?你回答了吗?

  不是大家不愿站对的一方,而是现在压根没人说清,什么叫对

  或者说,当你回避问题,跑去捏软柿子,强调网暴就是不对的时候,其实你自己也意识到了,天价恋爱这是一个极难的问题。你知道它很难回答,你也知道回答了会得罪一帮人,所以你挑了更简单的问题去回答了。

  你自己都怂了啊。

  大明王朝的清流们这么做,因为对面是喧嚣的大太监陈洪

  而你可是现代社会的无冕之王,肩负社会引导责任的媒体

  当本该高屋建瓴引导社会大众价值观的媒体回避了这个问题时,就意味着大众必然会继续在这里拉锯。

  当然,我能理解,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太难了,他不仅仅涉及经济,文化,更涉及当前社会婚礼生育等一系列问题,犹如一个堑壕将大众撕成了两半。

  北上广的剩女,农村地区的光棍,千万级的人数,本质也都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看见很多人说现在大家似乎都不想讨论只看立场,因为这个问题就是这么难,并且你一天不回答,就一天会撕裂大众共同意识。

  两年多恋爱50万的花费是否合理,这种氪金式恋爱是否值得推崇,是完全合理,还是应该予以刹车,

  如果你觉得这个金额是高了,不太合理的,那么你显然会被消费式恋爱,天价彩礼的支持者打击,也是这两天支持女方的阵营开始拉清单汇总谁为胖猫事件发声,乃至大学餐饮店老板发个谁爱人不如爱自己广告牌都要被冲的原因。

  因为她们认为这个金额就是合理的,胖猫事件就不该闹大,你为事件发声,其实就等于认为这个金额是不合理的,是值得讨论的。

  可如果你说这个金额是合理的,那么你就要接受,以后结婚率问题,在降到万分之一前,都不应该讨论的结局。

  因为29个月50万的花费,平均下来一年是20万纯支出。

  而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万元,2022年人社企业薪酬调查信息来看,大部分行业,90%的分位值到不了20W,只有金融等个别行业超过这个数。

  年收入20W就是我国收入前10%的人,注意,这还只是年收入,我就算你这20W不吃不喝不交房租全谈恋爱,一年20万恋爱付出这个门槛,全国只有10%的人能达到。这里面大部分还是有一定职场经验的职场中高层,我给你极限对半开,一半是年轻人,我都懒得再算男女因素,就按这个算,全国也只有5%的人能达到结婚门槛。

  按这个标准,以后你谈结婚率生育率问题,我都觉得是在搞笑。微信图片_20240525085712.jpg微信图片_20240525085712.jpg微信图片_20240525085712.jpg

  就像一个经典问题,北上广剩女问题,有人说为什么北上广的女性那么优秀卷的厉害,男的都普普通通不努力?

  然后我问了一下男的普普通通的标准是什么,回答是北上广有房加上正经工作就行。微信图片_20240525085712.jpg

  考虑到北上广的房价,你这个普普通通的标准其实是“一千万资产”

  一千万资产的普普通通,哈耶克来了都要高呼资本主义简直过家家啊。

  所以事实就是,正常恋爱,的“正常”两个字,大众已经没有共识了。甚至已经形成高度对立的阵营了。

  几年前有人呼吁零彩礼,结果引发知乎有史以来评论最多的超级论战。现在恋爱支出问题也一样。

  在讨论好“转账多少是正常恋爱”前,结婚率生育率问题,其实是没什么谈的必要的。

  你呼吁大家建立正确恋爱观,结果一看正确恋爱的定义是一年氪金20万,一周转账四千块。那生育率就是应该直奔万分之一的。

  因为大家没必要讨论结婚问题了,先赚钱吧。

  钱都不达标你讨论结婚意愿有什么意义?

  你说不要光谈钱,你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啊?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情绪价值?

  “我不在意钱,我只是喜欢你单手开法拉利的样子?”

  你看你还是得回来谈钱。

  这就是当前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大家都说婚恋爱情不该标价,但现实中无论是天价彩礼还是消费式恋爱,都证明了现在婚恋就是要谈价格的,而且还不低。

  胖猫事件女方在大众道德观里是否合理,也取决于这个价格。

  如果你觉得谈恋爱就是一年20万这个价,那么女方完全没问题,你甚至可以说她亏了。

  但如果你认为谈恋爱就不该这个价,那么两年50万这个花费就是不太合理的。

  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念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但难度极高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起来也肯定会血流成河,但你就是得回答他,因为这两年无数争议的源头,都是从这里来的。

  你可以装作看不见,但不能永远看不见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