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兵 | 马克思哲学思想第一次转变的来源与逻辑

张一兵 | 马克思哲学思想第一次转变的来源与逻辑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物质利益难题”并非只在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过程中显现,实际上马克思在之后不断地回到第一次转变的问题中来,这是他一生都试图解决的难题。

  根据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在1843年完成了唯物史观的转变。但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并非一蹴而就的,仅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变就存在着多条逻辑消隐的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的第一次转变即认为1843-1844年的青年马克思在哲学思想上转向一般唯物主义,政治立场上转向无产阶级立场。

  1

  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复杂性

  如果将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一次转变结合历史与笔记手稿来研究,可以将此时的马克思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研究:

  (一)1842年3月开始,马克思写下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等政论文章,在批判普鲁士专制制度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物质利益难题”,这在过去被认为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转变的现实动力。

  (二)1843年 3-8月,马克思着手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并同 时完成了《克罗伊茨纳赫笔记》,其中研究了法哲学和历史学,过去学界认为 这是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方法来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进行颠倒,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三)1843年9月,马克思与卢格开始讨论准备《德法年鉴》出版的事宜, 撰写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其政治立场 从革命民主主义向无产阶级的立场转变。

  (四)1844年3-8月,马克思开始系统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写下了《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也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与主谓颠倒方法,形成了用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唯物主义。

  (五)在1845年马克思完成第二次思想转变,即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在之后的文本可以不断看到马克思对第一次转变显性和隐性层面的回溯与继承,这包括了恩格斯之后对青年马克思这次思想转变的定性判断,这为我们从整体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入口和参照。

  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研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是基于马克思写作的德文、法文、英文原文,从原始手稿和MEGA2的文献基础出发,结合马克思公开发表物、手稿、笔记、书信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在不同的文本中甄别出马克思的真实理论语境。

  第二是追根溯源,马克思思想转变不仅仅是词句使用的转换,更是一个思想形成史的考察,他在什么阶段阅读了谁的理论、对该理论思想持怎样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态度、马克思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潜在转换,更是一个思想形成史的考察,他在什么阶段阅读了谁的理论、对该理论思想持怎样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态度、马克思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潜在转变动机是什么、马克思的显性转变是否同时带来了隐性方法论的扬弃?这些问题都要在马克思及其相关人物的理论 中加以层层剖析。

  第三是构境还原,我们在进行研究之前,已经对马克思一生的著作有过了解,这就会导致带着一种理论前提去重塑马克思的思想构境,如果用“经济基础”来解释1843年马克思提出的“市民社会”,用《资本论》研究的方向来回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这显然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研究者的话语和思想时刻都要保持警惕,方能完成回到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真实过程。

  2

  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历史支援背景

  1843-1844年的马克思思想包含着多重思想来源,共同交织在马克思的显性和隐性思维之中,这其中包括了黑格尔、甘斯、费尔巴哈、卢格、赫斯、恩格 斯和社会唯物主义的思想,有的思想甚至在此时并没有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凸显,但是在之后的现实和理论冲击后,再次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新的作用。因此,只有剥离出此时马克思的思想构境来源,才能透视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第一 次转变的真实场域。

  马克思在1843-1844年的主要理论批判对象就是黑格尔及其所代表的德意志国家观。黑格尔对市民社会本身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试图通过国家与法来对市民社会进行扬弃,这个国家与法作为黑格尔思想中的自由王国与后来马克思意识到的共产主义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但是,马克思在1843-1844年期间思考对黑格尔的国家观进行颠倒的时候遭遇了两个难题:第一个难题是此时的马克思根本无法理解黑格尔的观念唯心主义方法论背后就是对斯密 “看不见的手”的超越;第二个难题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实际上比空想社会主义国家观在理论上更加深刻。

  其次无法避开的理论来源是甘斯,因为马克思在施特拉劳村休养时,第一个黑格尔学说的领路人便是甘斯,因此马克思理解的黑格尔难免会经历甘斯的中介过程。总的来说,甘斯对马克思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甘斯是首先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进行重新阐释的人,他在黑格尔的基础上,更加 强调存在着的物(Dinge)和自然法的自身实现性,从而形成哲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的统一。另一方面,甘斯有着对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切身经历,其理论自身有一定的工业内部结构分析和社会主义倾向,其重要著作《人物与情况的回顾》就阐释了从中世纪行会到近代工厂的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矛盾,同时提出了工厂内部的阶级对立和“无产阶级”概念,无论马克思当时是否读过该书,其必然会受到甘斯潜移默化的理论影响。

  另外,被学界认定为马克思重要思想来源的费尔巴哈,以及具有中介作用的赫斯,也正是因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了以往学界判断马克思此时基本哲学立场的参照。费尔巴哈的理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自然唯物主义,即自然存在决定整个观念的存在;其二是宗教批判的类本质哲学,这种理论的根基其实是关系本体论的,但是这种关系本体论在费尔巴哈的理论里呈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那么当我们将马克思1843-1844年的文本拿出来与费尔巴哈比较时,明显发现无论是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还是劳动异化理论,此时马克思都更偏向第二部分,也就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人本主义部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母体是基督教批判,马克思接受的只是其中的类本质哲学,但这里面有一个变形,他不是简单接受费尔巴哈,实际上马克思是通过赫斯的交往理论来使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或者说他对费尔巴哈的理论其实并非完全赞同。

  最后,马克思在1844年初才开始系统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但是马克思却与社会唯物主义的很多部分失之交臂。在社会唯物主义的基本尺度上,可以分为几个层面:一是古典经济学,从麦克布洛赫到斯密开始,前期是基于工场手工业的劳动分工,所以其中很多判断还是比较感性和具象的,只能说有了一定的抽象部分,此时马克思是无法直接进入的;而马克思面对的就是古典经济学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即李嘉图式的机械化大生产,它已经是从科学的抽象出发了;三是,舒尔茨的高级形态的社会唯物主义,或者说是生产话语的社会唯物主义,正是从生产的角度,马克思才成功进入了社会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

  3

  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不同层面

  想要严格厘清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真实过程,必须从“物质利益难题”这一主线入手,因为“物质利益难题”既贯穿了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始终,从利己主义观念的批判,到私有财产的扬弃,最终到异化劳动的批判的完整过程,回应了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基本问题。

  第一,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首次在现实中遭遇“物质利益难题”,现实中的利益原则和马克思以往观念的、法的、理性的原则相冲突,因此马克思此时批判的对象是利己主义观念。马克思真正想批判的是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人人皆有且外化为社会现象的利己主义观念,也就是“下流的唯物主义”,而在黑格尔那里,他对市民社会当中的个人欲望和私利同样是持批评态度的,马克思虽然与黑格尔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态度十分相似。

  第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克罗伊茨纳赫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第一次转变的重要过程,这也被以往学界共识为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重要表征,但是这两个文本只是处在转变过程中。马克思此时对市民社会的定义并不是后来所说的经济基础的意思,而是原子化个人私利和欲望,这恰恰是马克思内心非常厌恶的东西,马克思描述的是现实的过程,并非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不仅如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唯物主义的直接态度还 是一如既往的鄙弃。

  第三,《德法年鉴》时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 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第一次转变的初步完成。从政治立场来看,在法国大革命历史研究之后,这时候的马克思已经接受了英法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在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决 定接受共产主义立场、社会主义立场,也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转变,解决犹太 人的解放问题自然也就是运用无产阶级立场解决市民社会本身的“物质利益 难题”。

  第四,在系统研究了社会唯物主义的著作与问题后,在《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思想的第一次转变才真正完成,这一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高峰水平的文本,不仅仅是第一次转变的完成,同时也包含着向第二次转变的过渡。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下流的唯物主义和物质利益占上风。之后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讲一般社会基础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创造的原初性,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基础,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再次回到这里,批评的又是物质利益占上风。

  第五,“物质利益难题”并非只在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过程中显现,实际上马克思在之后不断地回到第一次转变的问题中来,这是他一生都试图解决的难题。

  原载于《学术界》2020年第9期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