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为主要分析文本

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为主要分析文本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体现为无产阶级要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国家;在政党层面体现为无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建设是在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在道路层面体现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指导思想和道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创造历史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

  一、引言

  当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不充分,对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思想的挖掘不够全面。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中只关注到马克思恩格斯着力于批判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而没有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虽未明确强调但实际已经蕴含了关于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强调国际主义,对爱国主义则持批判态度,但却没有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国际主义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基础之上的;三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爱国主义思想,但仅局限于热爱国家的层面,而没有扩展到领导主体、社会制度等更根本的层面。诚然,马克思恩格斯既批判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假性、反动性,又十分强调无产阶级的联合,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完全胜利就必须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但这种对无产阶级联合的强调、对国际主义的重视恰恰是建立在各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爱国主义基础之上的,他们坚决反对的是那种狭隘的爱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汲取思想力量,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具有重要启示。

  二、国家层面:无产阶级要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根本基础

  (一)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的首要之义就是,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国家。这里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工人没有祖国”,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否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在本国革命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国家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中强调,共产主义革命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要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民族”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有必要作出具体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了“民族”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而是有其特殊性。有学者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马克思恩格斯所阐释的民族,其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在一些情况下,民族一词并不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只具有文化意义或者只是指称某国人的代名词。”在更普遍的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民族概念是指国家。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这里的民族显然是指国家。1882年,恩格斯在给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欧洲有两个民族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在成为国际的民族以前先成为国家的民族:这就是爱尔兰人和波兰人。他们只有真正成为国家的民族时,才更能成为国际的民族。”可以明显看出,恩格斯是在和“国家”概念等同的意义上使用“民族”这一概念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使用“民族”这一概念来代指国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17世纪欧洲主要势力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这使得运用民族来指代国家具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其二,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国家是统治无产阶级的异化力量,因此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使用民族这一自然形成的社会存在的概念来区别于资产阶级国家,应该说,这符合当时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民族概念时,主要应从国家这一内涵来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在驳斥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责难时指出,“工人没有祖国”,因而“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这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即以国家为基础进行革命,首先战胜本国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国家,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基础。“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这指明了从革命的形式来看,各国无产阶级必须以本国革命为基础,以夺取国家政权从而建立自己的国家为使命。马克思于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出的表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这里,马克思更加明确地指明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必要性。

  (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实现这一辩证统一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国家政权,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联合的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既要以本国革命为基础,又要实现革命的联合,最终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中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革命要实现国际联合。无产阶级革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的内在机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联合并不简单的就是无产者个体的大联合,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联合,在革命斗争中必然会因为缺乏领导核心而发挥不出整体的力量,因而必须是在更熟悉本国国情和有着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各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大联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在总体意义上讲的,而不是联合的具体形式。关于《共产党宣言》中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的思想,其序言说得很明确。恩格斯在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自己完全当家作主的时候才能实现。”恩格斯在1893年《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这里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联合必须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国家政权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革命联合的基础。这实际上体现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这一论述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极精辟地诠释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也是对革命形式与革命内容辩证统一关系的清晰揭示。

  (三)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后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物质基础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前提下快速地发展生产力,以最终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人们要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建设自己的国家。没有这种爱国主义,也就根本不可能建设好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一论述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必须快速地发展生产力,以便奠定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向共产主义迈进的生产力基础,而这需要爱国主义的激励。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专门论述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经济建设的10项具体措施,为无产阶级国家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了初步的设想。这表明,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建设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同时也只有在爱国主义激励下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四)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国家消亡,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占据道义制高点,是指无产阶级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主义的激励下“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消灭阶级差别、国家消亡创造历史条件,从而使全部生产都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中。此时,阶级、政党、国家均已消亡,代之而起的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但从消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到最终形成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否则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便不能稳固,甚至有可能会重新回到资产阶级统治、剥削无产阶级的状态。对此,陈独秀曾经指出:“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从他们手抢夺来政权;并且用劳动专政的制度,拥护劳动者底政权,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以至于无国家,使资本阶级永远不至发生。”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是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到国家消亡过程中的历史性存在,其最终的目标是“以至于无国家”,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而随着国家的消亡,爱国主义也就一同消亡了。因此,对于无产阶级国家而言,爱国主义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最终是为了自身的消亡;爱国主义之所以最终会消亡,是因为此时它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任务,把全人类推向了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新的精神文化形态以推动自由人联合体的发展。

  三、政党层面: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国家建设的领导者,无产阶级热爱自己的先锋队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要战胜已经形成最完备的剥削形式和最纯粹最完善的剥削制度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必须联合为阶级,而这种联合必须在无产阶级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实现,否则就会回到“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国家建设,也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无产阶级不仅要热爱作为地理形态的祖国,也要热爱这一形态的领导主体,即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

  (一)无产阶级必须有核心的领导才能实现真正的联合,从而发挥出巨大的革命力量

  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巨大的革命力量。对此,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指出:“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无产阶级在不断壮大的联合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统一的、有组织的斗争,这不仅需要“知识的指导”,也要求无产阶级必须有自己的领导核心。如果缺乏领导核心,无产阶级的联合就会遭受破坏和打击。此外,无产阶级的联合还面临着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蛊惑。因此,无产阶级联合的巩固和壮大,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这种领导,无产阶级就难以真正发挥出其在联合中所蕴藏的巨大革命力量。能够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并给予其指导的,只能是作为其领导核心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在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断发展中,最终形成了共产党这一最先进、最革命、最无私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到1848年,“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共产党在领导各国革命斗争中展现了先进性、革命性和无私性。

  (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最坚决、最先进的政党

  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第一,共产党相对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并且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共产党的全部活动和整个使命都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虽然有形形色色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潮,也有许多其他工人政党,如英国的工联、法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党等,但只有共产党始终强调,通过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和毫不妥协的斗争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从而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第二,共产党相比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更为深刻地掌握了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这是共产党最有资格、最有能力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那些伪装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样子的各类思潮的虚伪性、欺骗性、空想性,并对其予以坚决的揭露和批判;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当前目的和利益,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和纲领;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觉醒和自觉,因此共产党尤其注重对无产阶级进行教育;深刻认识到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除了主要依靠无产阶级,还要广泛地吸收民主革命力量,同时对这些民主革命力量的不彻底性保持高度的警惕,因而采取了灵活的革命和斗争策略,“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而且在法国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的同时,“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在瑞士支持激进派的同时,“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第三,共产党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建立一个消灭阶级差别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中,农奴和小资产者都曾经通过斗争实现了阶级地位的提升,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遭受到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酷的剥削和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解放,而且只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能最终解放自身。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只有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这一伟大目标,并自觉把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作为自己的使命。

  (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新社会建设的领导者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的新社会建设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整个运动”既包括共产主义革命阶段,也包括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阶段。在共产主义革命阶段,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在革命胜利后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阶段,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体人民发展生产力,开展新社会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针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建设提出的10项具体措施,都是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的。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时期,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刚刚开始,还没有一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现实经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主要是共产党如何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对于无产阶级国家怎样建设并没有过多谈及,但在相关论述中仍然体现了共产党领导新社会建设从而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深刻思想。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革命和革命胜利后新社会建设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从而解放自身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才有根本保证。因此,无产阶级热爱自己的先锋队,就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四、道路层面: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指导思想和道路,无产阶级热爱共产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体现

  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更替的内在机理、共产主义革命的内在机理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为无产阶级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和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热爱共产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体现。

  (一)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更替的内在机理,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前途,从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结合的高度表达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思想指明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更替前进。同理,这一动力也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动力。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其突出表现。而且,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根本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并无良方克服经济危机。于是,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代替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这种代替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但历史趋势是不会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共产主义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是无产阶级通过其先锋队共产党充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断向共产主义迈进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阶级、政党、国家均已消亡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是迈向高级阶段的必经阶段。因此,对共产主义的热爱在社会主义阶段就体现为热爱社会主义。

  (二)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内在机理,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共产主义革命形式,从历史进步的高度揭示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客观实在性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在经济上,资产阶级不断采用新的剥削方式,以掩盖剥削的本质和程度。例如,从榨取绝对剩余价值到榨取相对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等都是其重要体现;在政治上、思想上,资产阶级不断用迷惑性的制度或资产阶级社会思潮来欺骗、迷惑、麻醉无产阶级。列宁曾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对工人的方法》中分析了资产阶级反对工人运动和工人政党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暴力镇压的方法;另一种是分化、瓦解工人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欺骗无产阶级的最纯粹最完善的一种手段,但正如给没有任何财产的无产阶级再多自由,无产阶级所实际拥有的自由只不过是被剥削的自由,表面上给予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所有人的民主只不过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民主,而无产阶级则根本不可能有民主。因此,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其一,共产主义革命找到了实现自身的力量,即革命的无产阶级。相较于历史上的其他剥削阶级,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的剥削最重,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最强,具有推翻资产阶级社会及一切剥削制度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得到了彻底的展现,革命性得到了彻底释放。其二,共产主义革命具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即共产党。政党在革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核心作用。共产党作为最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共产主义原理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自身解放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指明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反对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出具体的描绘,但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关系问题即所有制形式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了较明确的阐述,即自由人联合体所有的形式,也就是“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这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公有制。恩格斯曾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对消灭私有制之后的社会所有制的形式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公有。”“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所有制问题是共产主义革命最根本的问题,共产党人“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因而在阐明共产主义革命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的时候,必然要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作出基本说明。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更替是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或者说,所有制形式的不断更替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标志。在所有制的发展历程中,“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这种所有制曾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之间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又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虽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延续资本主义的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甚至不断发展出更高级的资本运作形式,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却未有丝毫的改变。这一所有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总根源。因此,不论是从解放生产力来说,还是从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来说,都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后,通过无产阶级国家建设,最终消灭阶级差别而使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这一所有制形式是人类最理想的生产关系,是实现全人类解放从而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生产关系,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崭新内容。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指导思想和实现道路。理论要掌握群众,群众也需要掌握理论。无产阶级只有拥护和热爱共产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发展这一伟大理论,推进这一道路前进,才能在解放全人类的同时解放自身。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征途中,拥护和热爱共产主义有着具体的表现,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体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是热爱共产主义的具体体现,热爱共产主义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五、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过爱国、爱国主义的概念,但处处都体现了无产阶级要建立和热爱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热爱共产党、热爱共产主义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最终是要为消灭阶级差别、国家消亡创造历史条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提供了原理依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思想资源,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精神动力。

  (一)为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提供了原理依据

  爱国主义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认同和践行爱国主义的思想前提。毛泽东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爱国、爱国主义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主题,但只有理解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把它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爱国主义区分开来,从而更自觉地践行爱国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明的爱国主义观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提供了原理依据。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国家才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停留于这一点,而是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除了要建立和热爱自己的国家,还要热爱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要热爱无产阶级国家的前进道路和奋斗理想。这是因为,没有共产党,无产阶级就没有自己的先锋队,就不能有效地形成有组织的革命力量和建设力量;没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就没有科学的思想引领,就会成为缺乏历史自觉的盲目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全面揭示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明确把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的三个基本方面统一起来,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不断凝聚力量。习近平指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深刻阐明了,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爱国主义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的继承,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际不断赋予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是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的一把钥匙,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又在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观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思想资源

  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注重运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来凝聚革命和建设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从而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精神力量所在。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凝聚一切进步力量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鲜亮底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性的伟大旗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更好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在这里,“最坚定”深刻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道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历史走来,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走向更灿烂的未来,应进一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宝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以习近平关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的重大论断为根本遵循,带领人民以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创造更加辉煌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的伟大事业。

  (三)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精神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从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到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阶段,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阶段,这一阶段必须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以为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奠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而这必须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如果没有这种爱国主义热情,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的快速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一切都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因为,在革命时期,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就不会凝聚成团结一致的革命力量,革命就不会取得成功,也就谈不上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革命胜利后,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也不可能形成团结一致的建设力量,很快就会又回到阶级分化和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因此,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开展无产阶级国家建设必不可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带领中国人民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使爱国主义维护的不再是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而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正大踏步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一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越需要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当代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