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玉 | 青年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者到都市马克思主义开拓者

刘怀玉 | 青年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者到都市马克思主义开拓者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青年恩格斯所写下的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下简称《状况》)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被多次越界改造,而且成为公认的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在这种解读视野中,微观的空间辩证法而不是历史辩证法、城市社会的总问题而不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问题占居了明显突出的地位。长期以来,此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视野中被解读的。但综观20世纪西方学界对该著作的研究史我们不难发现,它越来越多地被

  青年恩格斯所写下的公认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下简称《状况》)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被多次越界改造,而且成为公认的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在这种解读视野中,微观的空间辩证法而不是历史辩证法、城市社会的总问题而不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问题占居了明显突出的地位。长期以来,此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视野中被解读的。但综观20世纪西方学界对该著作的研究史我们不难发现,它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城市社会理论的奠基之作来看待。

  1

  多维理解视角中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恩格斯的《状况》根据亲身观察与可靠材料写于1844年8月至1845年3月,1845年用德文在莱比锡出版。

  第一,《状况》一书刚刚出版就得到首先是马克思等同时代人的高度评价。事实上《状况》一书对于马克思毕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第二,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学者,包括苏联东欧学者,甚至一些西方学者均认为,该书是一部与马克思观点“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完全独立完成的、通过转向无产阶级立场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如梅林认为,在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克服”而走向共产主义的,但恩格斯则在英国通过对无产阶级状况的了解这一条现实逻辑而走向共产主义。

  第三,除此之外,更多的研究者从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 角度与方法来评价《状况》一书的重要意义。如苏联学者卢森贝比较了《神圣 家族》与《状况》的异同,前者哲学占主导地位,而《状况》一书是历史与经济学 占主要地位。民主德国学者集体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认为《状况》一书是恩格斯在发现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作用基础上才论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表明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该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次调查研究,它在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时,具有 把多种方法与学识结合起来的特征。

  第四,与以上学者强调《状况》一书具有高度社会学方法论色彩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看法不同,有不少学者认为《状况》一书乃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学社会学乃至环境科学、能源史研究著作。

  第五,对《状况》一书跨学科意义与当代价值意义评价较为深刻与著名的,当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家麦克莱伦与霍布斯鲍姆。麦克莱伦说这是一部关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书,论述大城市的第三章构成了这本书的核心。本书是在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学相对现代的领域的一个创举,详细地描写了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这是现代的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学领域中的一本拓荒性的著作。霍布斯鲍姆认为,本书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发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无产阶级兴起之间内在的客观必然的联系,而且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社会影响的分析。这是现在也无法超越的贡献我们必须认真阅读。

  最后,在西方还有一种解读模式,就是不仅把《状况》看成一部马克思主 义城市社会学之作,而且将其看成是突破传统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都市马克思主义”开山之作。这正是本文最后一部分专门论述的问题。

  2

  恩格斯“另一条道路”的经典意义之文本解读

  虽然对《状况》一书的评价如云,但概括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此书表明恩格斯完全独立于马克思之外,甚至在马克思之前以完全不同的道路发现与马克思同样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是认为恩格斯开辟了众多的现代社会科学新学科新领域新视野,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这也正是其仍然具有当代影响与价值之所在。

  首先,本书是通过研究工人阶级状况的现实经验历史科学方式,而不是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方式,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其对于恩格斯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被恩格斯当作某种克服抽象资产阶级人性论唯心主义的解毒剂,消除了德国的落后状况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可能在他思想上产生的影响与毒素。他从工业革命这一角度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析,引导他完全独立于马克思,并以与马克思不同的方式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不仅在对历史的基本看法上走向历史唯物主义,而且在政治上坚定地与革命的无产阶级站在一起。

  其次,恩格斯以研究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形成之必然联系为突破口,把握住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核心实质。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由于机器的使用工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工人到工厂劳动,于是成批的劳动力便开始从农业地区被选进城市,进入工厂。随着大工业中心的出现,商业中心也产生了,居住在那里的多数是工人阶级,而小资产阶级只是一些小商人与手工业者,大工业之所以迅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业,用工厂代替了作坊,这样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大商人变成工厂主,同时也排斥了小资产阶级,于是居民中的一切差别都归为两大阵营的对立,即工人与资本家。这种分化过程同样在手工业与商业中发生了。从前的师傅与帮工,一方面变成了资本家,另一方面变成了没有任何希望的贫困的工人。工人成为一个稳定的阶级,所以只是在现在无产阶级才能组织自己的独立运动。恩格斯对产业革命与无产阶级的形成的透彻分析与理论概括,最重要的意义是他把哲学作为武器,深入德国哲学家包括青年 黑格尔派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即物质生产领域,而这一广阔领域也是所有旧的哲学家瞧不上的禁区。恩格斯却进入这个领域,从而发现了社会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伟大使命,这正是他在世界观上超过青年黑格尔派包括费尔巴哈的根本点。

  最后,本书的特殊意义在于,恩格斯为了调查工人阶级实际生活状况而发现了现代城市社会,发现了城市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冲突的空间,也是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阶级整体存在与历史使命的所在地。正是这一点启发后来的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理论乃至于都市马克思主义新领域的探索, 但这些探索已经超出甚至曲解了恩格斯原初的思想意图,这一点恩格斯是不应当承担什么历史责任的。

  3

  青年恩格斯:工业革命时代的都市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重新发明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状况》一书在所谓都市马克思主义范式中的旅行史。名单上的第一人当然是列斐伏尔及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1972)。在他看来,从前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主要缺点是只是 把都市作为工业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或作为工业社会的问题之一来理解 与解决,而没有将其作为总问题来求解以往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各种问题(包括全球化)。该书认为《状况》一书第一次赋予了都市现象以非常重要的地 位。列斐伏尔认为恩格斯缺乏连贯的城市问题意识,他晚年关于未来社会与 城市的理解是混乱的。他与马克思一样没有预见到未来社会是“完全城市化社会”,而只是在工业化意义上理解未来社会,所以发现了城市问题的恩格斯并没有发展出一种都市马克思主义。我们现在必须将其发明出来,就像必须重新发明城市革命一样。

  名单上的第二位是为列斐伏尔立传的作者、也是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城 市社会批判理论著史的安迪·麦瑞菲尔德。他直言,《状况》和《论住宅问题》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显示出恩格斯如何在城市发展模式中把资本主义积累和阶级动力结合起来,把工业运动的规律和城市化结合起来,这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雏形。麦瑞菲尔德把《状况》一书的城市哲学精辟地概括为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人阶级形成这三者之间的历史与空间辩证法,即机器革命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产生现代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急剧增加与集中又促成了工业大都市。都市空间在制造现代文明富裕的集中化的同时,也在制造工人阶级被隔离与日益贫困化、野蛮化的悲惨命运。不过更深刻的辩证法在于,大都市空间反过来又强化工人阶级的整体革命意识,从而促进历史进步。一方面,麦瑞菲尔德认为晚年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应当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城乡二元化来解决工人住宅问题的主张,实际上已经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开幕词了;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恩格斯的都市马克思主义对城市辩证法轻描淡写,把城市问题转向别处。

  名单上的第三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拉·卡茨纳尔逊。他在全方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工人运动的著作中呼吁:今天马克思主义如果要有自己的城市理论,必须回到恩格斯的《状况》!如果说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工业化时代发现了城市与无产阶级运动的联系,列斐伏尔在20世纪70年代想充当全球城市化时代的恩格斯,那么卡茨纳尔逊则试图在21世纪发明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恩格斯主义,一种用网络数字云计算方式图绘21世纪城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否可能的理论模型。卡茨纳尔逊说,不是马克思,而是恩格斯当年在对世界早期工业革命城市中心的高度压缩讨论中,除了《状况》一书之外,马克思主义再没有提出过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城市空间、劳动阶级的形成内在辩证关系的方案。当然,卡茨纳尔逊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局限性:他们很少关心工厂之外的工人阶级实际状况。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内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聚焦于工人阶级的形成,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当成历史希望,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放在第一位,所以长期忽略城市问题。相比一个“去 空间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提出一个“重新空间化的”马克思主义。

  原载于《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8期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