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孔老师聊聊鲁迅的“啰嗦”

听孔老师聊聊鲁迅的“啰嗦”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重复这种东西,你不要小看它,重复本来就是生命的奥秘。

  主持人: 您讲了对意象的解读、意象的作用,那么在意象的运用方面,您还提到了,鲁迅对意象是反复使用。就重复使用的手法,您能跟我们稍微展开说一下吗?

  孔老师:这里不光是意象了,鲁迅非常善于用一个最简单的修辞方法,叫重复。我们讲语文不是有很多修辞手法嘛,最常用的是比喻。比喻属于比较高级的,最简单的就是不断的重复。

  重复往往被认为是啰嗦,用不好就是啰嗦,一个人结结巴巴老说一件事。可是我们发现,鲁迅特别喜欢用重复。一个人说的话,出现的一个意象,他不止一次的运用。

  中国古代和今天,举一个古代的,举一个现代的,有两大文豪最善于用重复。古代的就是屈原,屈原的《楚辞》全是重复的,说来说去就是很悲惨,我这么有才华,我长得这么漂亮,你怎么没发现?就说这一句话。

  鲁迅不是这一句话,鲁迅到处重复。我们已经说过的酒、月亮,他不断地重复,包括语句,也是不断地重复。比如说鲁迅《药》里也好,《孔乙己》里也好,有很多“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这样的句子,它是重复的,不是只说一次。包括《故乡》里那一轮明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幅画就画了两次,画得一模一样。

  这是鲁迅了不起的地方,一般人真不敢这么做,这么做会觉得你是不是黔驴技穷了,不会写了?用把前面的再抄一遍吗?可是在鲁迅笔下,他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化笨拙为智慧。

  我比较了一下,可能鲁迅是现代作家里最善于使用重复的。而重复这种东西,你不要小看它,重复本来就是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怎么诞生的?就是DNA伟大的复制,不断的复制,生命的一切秘密都产生于复制,而在文学作品里的复制,就是重复。

  但是这不容易用,用不好就是笨拙和啰嗦,用到最好的,我们可以学习学习鲁迅,看看人家是怎么用的。

  比如说小说《风波》,《风波》里有一个典型人物叫九斤老太,九斤老太不断重复她的一个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不论什么话,不论别人说什么,她用这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一句话把你压倒,总之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九斤老太成了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她的口头禅也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

  主持人:他其实不是重复罗嗦,是他的一些技巧运用在里边,更好地来表现他的一些思想和他想表达的东西,这个技巧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重复的使用。

  孔老师:貌似啰嗦。

  主持人:对,貌似啰嗦,其实可以体现出鲁迅的功力。

  访谈尾声:尽在不言中

  主持人:我看到今天讨论,有好多的网友留言,说老师讲得很好,我自己也听入迷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刚刚老师也是干货满满地给我们解读了这么多的意象,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是白读了,或者是我们读得太浅了,有些时候忽略了意象的作用。这也是我觉得今天我们直播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所在,我们把意象给抓住了,并且好好地解读了它的背后,它对于整个中心思想的烘托体现,是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的意象的运用,在他很多作品里面都体现到了,这两本书《地域彷徨》和《人间呐喊》里,收录了老师平时课堂上跟同学们的分享,然后把它集中在这书里面,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大家没有办法去到现场听老师讲课,就好好地来看一下这本书,鲁迅的作品都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孔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很有价值的解读和参考,大家有些不知道不理解,甚至有人说鲁迅的语言很晦涩,很难阅读,那么孔老师用他幽默生动平实的语言,让大家一下子就了解了很多。

  我看到好多留言都说,太棒了,老师,原来还有这样的深意所在。我觉得今天,我还有我们直播间的很多网友,都感觉到收获满满,还有的人说,好像在北大上了一堂课一样,太值了。

  我也希望大家多支持孔老师的这两本书,好好地来了解一下,真正地深入地去了解鲁迅和鲁迅的作品。同时也多多关注孔老师的微博,孔老师平时也会在微博上面进行一些分享,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热爱文学,如果能自己创作就更好了。我今天就学到了,我觉得直播下来以后,我自己都可以练习一下,写点小短文什么的,把意象运用起来,我就不直接言说我想表达的东西,我就通过意象让大家只可意会吧。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