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64章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64章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64

  “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对抗中央,还倒打一耙,反而骂

  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

  他要躲开矛盾。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

  话说1935年9月20日上午10时,陕甘支队主力部队开进了哈达铺。哈达铺群众倾城出动,拿出各种食品热情款待这支跋涉了2万4千余里的红军队伍。

  哈达铺有二三千居民,男人们看到红军战士讲究礼貌,行为端正,纪律严明,就高兴地说:“真是好战士!”女人们见到女兵觉得十分惊奇:这些短头发、穿军装、皮带上挂着手枪的人真是女人吗?她们把女兵请到自己家里,仔细端详,摸摸她们的胸脯,跟着她们去茅房,确信她们真是女兵后又缠着她们讲战斗故事。

  谢觉哉的警卫员在哈达铺的小吃摊上买的食品,是用一张《晋阳日报》包裹的,谢觉哉打开一看,只见沾满油渍的报纸上面记载着:“陕北刘志丹赤匪,连攻6城,拥有正规军5万余,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20万余,密切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他马上拿着报纸去找毛泽东,毛泽东看了这条消息说:

  “刘志丹在陕北开辟了一块革命根据地,我们先到了陕北再说吧!”

  毛泽东找来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贾拓夫,向他了解陕北红军、陕北苏区和刘志丹的情况。

  贾拓夫原在陕北工作,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他作为陕北的代表进入中央苏区,以后就留在中央苏区工作。据贾拓夫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包括陕甘边和陕北两个地区,总面积三四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七八十万。

  毛泽东听了贾拓夫的介绍,与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研究决定,陕甘支队立即去陕北苏区与陕北红军会师。

  在哈达铺这座古城里,每个红军战士都领到了2块闪闪发光的银元,这些银元是被他们背着经过了雪山、草地保存下来的。哈达铺物价低廉,5元钱可以买到一头七八十斤重的猪,2元钱买一只肥羊,1元钱买5只鸡,1毛钱买20个鸡蛋,5毛钱买七八十斤蔬菜。毛泽东交代说:

  “大家都要吃好。”

  陕甘支队的指战员们确实吃得不错。他们没收了豪绅们1吨盐,6吨面粉,还有许多大米、麦子和小米。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每顿饭有3荤2素,比过大年还吃得好。这里简直是天堂,大家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以至于有的战士吃得太多,撑坏了肚子。

  9月22日,毛泽东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里召集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开会。他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走进会场时,会场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走上讲台,扫视了一下会场,目睹着眼前这一群衣衫褴褛、憔悴疲惫、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抑制不住悲喜交集的心情,两眼溢满了泪花。他说:

  “同志们,今天是9月22日,自从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走了2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开会了,这本身就是个伟大的胜利。”

  许多干部还是第一次看到毛泽东当众流泪,会场上又一次爆发出热烈掌声。毛泽东接着说:

  “我们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我们虽然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险阻,粉碎了敌人数不清的堵截、追击,也顶住了天上敌人飞机的轰炸。但是,在胜利面前,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形势,估计形势。目前在甘肃等待我们和准备截击我们的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还有30多万人。朱绍良、毛炳文、王钧等部在甘肃;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在陕甘;在宁夏、青海、甘肃边境还有‘四马’,就是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的骑兵和步兵。至于蒋介石本人,态度仍很顽固。他不顾当前的民族危机,一直不肯接受我党1933年1月17日提出的中国工农红军愿在3个条件下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的主张,仍醉心于打内战,妄想再次用他的优势兵力,消灭他们认为‘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红军。”

  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说:

  “国民党反动派把30—40万兵力部署在陕西、甘肃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

  与会的红军干部们听到这里,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热烈鼓掌。毛泽东挥挥手,要大家安静,他说:

  “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对抗中央,还倒打一耙,反而骂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他要躲开矛盾。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不怕骂,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我和同志们都惦念着还在4方面军的朱总司令、刘伯承参谋长,我们也都在惦念着5军、9军的同志们和4方面军的同志们。相信他们是赞成北上抗日这一正确方针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沿着我们北上的道路,穿过草地,北上陕甘,出腊子口与我们会合,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也许就在明年这个时候。”

  毛泽东的预言将再一次被历史验证。此时会场上又是一片掌声。毛泽东笑笑说:

  “同志们,我代表中央,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

  会场上顿时安静下来。毛泽东接着宣布了编制委员会按照俄界会议的决定所作出的整编方案。他说: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部队改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同志当司令员,林彪同志当副司令员,我兼政委。下属3个纵队:

  1军为第1纵队,司令员林彪(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

  3军为第2纵队,司令员彭德怀(兼),政委李富春,参谋长萧劲光,政治部主任罗瑞卿。

  军委纵队为第3纵队,司令员叶剑英,政委邓发,参谋长张经武,政治部主任蔡树藩。

  中央直属机关编为直属队。

  同志们,我们目前只有8000多人,人员少了一点,但少有少的好处,目标小点,作战灵活性大。人少,更不用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4军下井冈山时人数还多哩!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说到这里,他举起一个手指头,接着说:

  “现在我们应该坚持以打土豪、筹粮筹款为主,又不能侵占工农利益。这是人民军队的一条重要纪律!”

  毛泽东最后说:

  “经过2万多里的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一定能够以自己的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战斗经验,来战胜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难!你们不要看我们现在人少,我们是经过锻炼的,不论在政治上,体力上,经验上,个个都是经过了考验的,是很强的,我们1个可以当10个,10个可以当100个。特别是中央直接领导我们,这是我们胜利的保证。

  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进阵地!”

  红色鼓动家的激情,点燃了红军陕甘支队指挥员们胸中的火焰,大家无不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声喊道:

  “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到陕甘根据地去!”“前进!前进!”“和25军、26军会师!”

  会议结束后,陕甘支队各部按照中央的决定进行了整编。

  陕甘支队各级领导人员除了毛泽东已经宣布的以外,其他的成员还有支队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弼庭,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周桓,地方工作部部长:刘少奇,秘书长:周桓(兼),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后方勤务部部长:杨至成,随营政治处主任:莫文骅。

  陕甘支队司令部第1科(作战)科长:伍修权,副科长:聂鹤亭,第2科(侦察)科长:张劲武,第3科(通信)科长:王诤,第4科(管理)科长:杨立三,第5科(教育)科长:边章五,机要科科长:孙开楚。

  先遣工作团主任:叶季壮(总参谋部管理局局长)。

  第1纵队其他领导成员:政治部副主任 罗荣桓,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谭政,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邓小平,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袁国平,政治保卫分局副局长 周兴,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陈光,教导队队长 陈奇涵,供给部部长 赵尔陆,卫生部部长 姜齐贤。

  直属队 总支书记 黎同新。

  第1大队大队长 杨得志,副大队长 陈正湘,政治委员 萧华,参谋长 耿飚,总支书记 周冠南。

  第2大队大队长 龙振文(9月牺牲)、李英华(10月牺牲)、梁兴初,政治委员 邓华,总支书记 吴文玉。

  第4大队大队长 黄开湘,副大队长 张仁初,政治委员 杨成武,总支书记 罗华生,政治处主任 谭冠三。

  第5大队大队长 张振山,政治委员 赖传珠(后由黄甦接任),参谋长 王秉璋。

  第2纵队其他领导成员:司令员 彭雪枫(接彭德怀),政治委员 欧阳钦(接李富春),政治委员 李志民(接欧阳钦),副司令员 刘亚楼,秘书长 李鸣铁,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张纯清,供给部部长 周玉成,卫生部部长 饶正锡,卫生部副部长 曾育生。

  直属队 总支书记 甘渭汉。

  第10大队大队长 黄珍(李天佑接任),政治委员 杨勇,总支书记 杨勇(兼)。

  第11大队大队长 邓国清,政治委员 王明(后改名为王平),总支书记 郭林祥。

  第12大队大队长 姚喆(后文年生接任)政治委员 苏振华,政治部主任 谭甫仁,参谋长 何德全。

  第13大队大队长 彭雪枫(后陈赓接任)政治委员 张爱萍。

  第3纵队其他领导成员:总支书记 李涛,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许建国,秘书长 萧向荣。

  随营学校(由原干部团改称)校长 周昆,政治委员 宋任穷。

  此时,集结在甘肃境内的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和西北军二三十万人马,准备在渭水堵截红军。在渭河沿岸,从和政、临洮、陕西武山到天水一线,驻扎着国民党第3军一部、东北军51军于学忠部和鲁大昌的新编第14师。

  9月23日,毛泽东指示陕甘支队以一部兵力,离开哈达铺,东进岷县闾井镇,佯攻天水,以造成敌人的过失。

  此前,中共中央曾把进入甘肃后的各方面情况电告了张国焘等人,希望他们立即率队北进,同陕甘支队会合。但是张国焘继续坚持反党分裂活动,公然诬蔑中共中央北上方针为“机会主义”,煽动左路军对党中央正确方针的怀疑和不满。这时候,陕甘支队在哈达铺已经等了几天,毛泽东确知张国焘已率军南下,即决定率领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向陕北根据地前进。

  毛泽东和彭德怀随林彪的第1纵队司令部行动。毛泽东还把贾拓夫带在身边,随时了解敌情,掌握行军路线。陕甘支队以每天60余公里的速度,在一天一夜又两个半天里赶到了渭河。

  此时,陕甘支队一部兵力佯攻天水,国民党守军信以为真,便将主力集结于天水一线,只有一部分兵力占领着渭水河沿岸的武山、漳县。

  9月26日,陕甘支队在武山县鸳鸯镇和山丹镇之间顺利北渡渭河。红军战士们既欢欣鼓舞,又感到有点遗憾,因为未经过什么战斗就过了河。等全军到了渭水河北岸,从两翼赶来的国民党守军才打响了机枪和迫击炮。有的战士说:“老子过了河,你们才来,晚了点。”有的战士说:“他们是送弹药来的,我们应该欢迎。”

  毛泽东、彭德怀、林彪、叶剑英、邓发、贾拓夫登上一座土山,观察敌情。彭德怀问毛泽东:

  “主席,你看怎么办?”

  毛泽东看了看将要落山的太阳,从容不迫地说:

  “让他们打好了,随便派两个连分头还击,放几声冷枪,吓唬吓唬他们。他们是不敢怎么样的。”

  毛泽东的话听起来简直像开玩笑。可结果正如他所料,两翼赶来的守军很快被小股红军的冷枪吓跑了。红军战士们都说:

  “毛主席神机妙算,料敌如神。”

  其实,毛泽东早已算定,渭水河边不可能有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只是遇到了小股守军,再加上天色已晚,武山、漳县的守军是不敢在夜间出来追击的。

  9月27日,毛泽东等人率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至此,已经顺利通过了国民党军的渭河封锁线。

  陕甘支队在榜罗镇的一所小学里获得了很多报纸。毛泽东从报纸上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北方的很多材料。报纸也登载了从鄂豫皖来到陕北的红25军与陕北红26军、红27军会合的具体情况,他兴奋得诗兴大发,当夜写出了《七律·长征》。

  毛泽东后来在批注中写道 :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9月28日,毛泽东根据获得的新材料和贾拓夫介绍的情况,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此时的形势和战略方针问题。会议正式决定: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陕北去,把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同当地红军一起,巩固与扩大陕甘苏区。

  政治局会议结束后,陕甘支队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这一天,风雨交加,因参加会议的人多,没有合适的会场,大会便冒雨在露天的会场里举行。毛泽东首先说:

  “我刚写好一首诗,现在就读给大家听听吧,不知行不行?”

  在一阵叫好声中,毛泽东用他那清脆的湖南乡音,朗诵了昨夜写出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朗诵完毕,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他在讲话中阐述了5个问题:一是日本侵略北方的严重性;二是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状况;三是北方可成为抗日新阵地的经济、政治条件;四是要避免同国民党军作战,要迅速到达陕北集中;五是严格整顿纪律,充分注意群众工作,解释我军北上抗日的意义,注意扩大新战士等。他最后说:

  “我们要到陕甘根据地去。我们要会合红25、26、27军的同志们去。陕甘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的前线去!任何反革命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为着民族,为着使中国人不当亡国奴,奋勇前进!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已经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让我们再来表示一次吧!固然,我们的人数比以前少些,但是,我们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所在,我们担负着革命中心力量的任务。以前如此,现在亦如此!我们自己知道如此,我们的朋友知道如此,我们的敌人也知道如此。”

  9月29日,陕甘支队离开榜罗镇北进,当天占领通渭城,歼灭国民党守军300余人。部队在这里休息了两三天,进行政治动员,检查行军纪律,组织会餐和游艺联欢会,做通过西安至兰州大道的军事准备。

  1935年10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报》第10期上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是王明在1935年7月间根据季米特洛夫主持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方针所起草的,后经王明、康生等7人专门委员会集体讨论、修改而定稿,并经斯大林、季米特洛夫审定。《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蒋介石政府卖国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提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号召全国同胞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力出力,用一切新旧武器,武装起千百万民众,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八一宣言》发表后,很快在国内传播开来。

  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王若飞一齐骑马来到1大队。政委萧华问大队长杨得志:

  “毛主席来了,搞点什么欢迎他呀?”

  杨得志看到街上只有卖梨子的,就说:

  “就买一些梨子吧。”

  正说话间,毛泽东一行来到了大队部,拍拍身上的尘土,与杨得志和萧华握手。萧华、杨得志向毛泽东问好,还不住地说:

  “你瘦了,瘦了。”

  毛泽东询问部队的情况,萧华作了简单回答。杨得志请大家坐下来吃梨子。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看着铁盆里削了皮切成块的梨子,说:

  “梨子呀,好东西,你们有辣椒粉吗?”

  杨得志感到奇怪,但还是马上让人去找了一些来,心想,他要辣椒粉干什么?毛泽东看出了杨得志的心思,望着他说:

  “杨得志同志呀,你这个湖南人吃没吃过辣椒粉拌梨子呀?”

  杨得志说没吃过。毛泽东就把辣椒粉撒在梨子块上,说:

  “嗳,好吃得很呀!不是说有酸甜苦辣四大味吗?这一拌,是酸甜辣,没有苦了。来,你们尝尝。”

  说着,他蛮有兴趣地吃了起来。杨得志也尝了尝,确实别有风味。杨得志要毛泽东给部队作指示,讲讲形势。毛泽东说:

  “你们这个1大队的前身是红1团,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你们一直走在我前面,情况了解得比我多,要讲,应该你们讲嘛!不过我今天要超过你们,走到你们前面去。”

  杨得志说:

  “那我们就请领导们吃顿饭吧。”

  杨得志、萧华引着毛泽东一行人,来到通渭城内一家西北风味十足的饭馆。萧华找到老板,交给他10块光洋,说:

  “请办两桌酒席,你尽力办,有好东西全拿出来,菜的分量要大,杯盘要干净,酒要足,而且多放辣子。”

  老板连连说:

  “解得,解得。”

  因为人比较多,萧华本来安排的是两桌,可是到吃饭时,毛泽东却连声说:

  “合兵!合兵!”

  于是众人便将两桌并到了一起。大家端起酒碗连连碰着说:

  “为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干!”

  毛泽东兴致很高,端起碗和眼前这些大难不死、走过万水千山的人都碰一下,抿一口酒,微微有些醉了。眼看着两坛酒就喝完了,萧华让老板撤去残席,搬上西瓜。毛泽东一看有西瓜,便让把一盘辣子留下,他把辣子、酱油、醋都抹一些在西瓜上,说这叫“五味俱全”,一再劝张闻天尝一口。张闻天咬了一口,连叫:

  “太辣,太辣!”

  毛泽东哈哈大笑,说:

  “吃辣子的人最革命嘛!”

  大家看看张闻天,又看看毛泽东,被逗得哈哈大笑。这天晚上,毛泽东一行人就在部队驻地休息。

  10月2日,毛泽东等人率陕甘支队分3路离开通渭北上,第1纵队为右路,第2纵队为左路,第3纵队为中路,向西兰公路挺进。

  第1纵队在静宁以西击溃国民党军一部,控制了西兰公路东西10余里。第3纵队进占静宁县的界石铺;第2纵队进至界石铺以西的公益铺。至此,西兰公路被陕甘支队拦腰斩断。

  蒋介石闻讯陕甘支队就是由毛泽东率领的从江西出发的红1、红3军团组成的,暴躁异常,叹道:“我6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天不亡毛,非人力之所及也。”他急令毛炳文、马鸿宾和东北军在隆德、平凉、固原一线严密堵截,紧追不舍。

  10月4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0月5日,陕甘支队兵分两路,从甘肃静宁界石铺出发,第1纵队为右路,第2、第3纵队为左路,向宁夏西吉县的公易镇、兴隆镇一带前进。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随第1纵队行动。

  西吉县与海原、固原两县相连,靠近六盘山区,是一个回民聚居地。回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亦称穆斯林,他们喜欢清洁,禁食猪肉,富于团结斗争精神。中革军委颁发了《回民地区守则》,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对尊重回民风俗习惯提出了具体要求。

  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在甘肃通渭县城买了一些猪肉炸制食品,装在布袋里准备路上给毛泽东吃。毛泽东得知此事,坚决让陈昌奉处理掉。陈昌奉只好将食品送给了附近的汉民群众。毛泽东一边行军,一边对工作人员说:

  “回民有回民的规矩,比如他们不吃猪肉,不说‘猪’字,这不奇怪。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直至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矩。你尊重那些规矩,他们就欢迎你,搞得不好,就要打架闹事。我们到了这些地区,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和回族群众的关系。尤其是路过清真寺和回民的家,不能冒冒失失地进去。”

  此时,国民党军第37军毛炳文部正在陕甘支队后面尾追。陕甘支队走后,他们于当天就到了界石铺。毛泽东倒没有把尾追的毛炳文部放在眼里,但他再也想不到现在他却成了党内张国焘的重要通缉犯。

  就在10月5日这一天,张国焘在理藩县(今理县)卓木碉一座喇嘛寺庙里主持召开了一个高级干部会议,会场上挂着“反对毛、周、张、博向北逃跑”的大标语。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王树声、周纯全、李卓然、罗炳辉、董振堂、彭绍辉、郭天民、陈伯钧、何长工、邵式平、余天云、许仕有等军以上干部,约四五十人。

  张国焘在长篇讲话中说,中央领导人被国民党军的飞机大炮吓破了胆,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直接发展到“私自率红1、3军秘密出走”,这是“分裂红军的最大罪恶行为”。中央领导人是“吹牛皮的大家”,“‘左’倾空谈主义”,他们是有篮球打,有馆子进,有捷报看,有香烟抽,有人侍候,才来参加革命的;一旦革命困难,就悲观,就逃跑。他的结论是:中央已经“威信扫地”,“失去领导全党的资格”。他要仿效列宁同第二国际决裂的办法,组成新的“临时中央”。

  与会者一听张国焘说要另立中央,感到特别突然,顿时都傻了眼。就连尽说中共中央坏话的陈昌浩,也没有思想准备,所以他也没有立即发言支持张国焘。会场的气氛既紧张又沉闷,谁都不想开第一炮。张国焘一看这情形,就指定红1方面军原红5军团一直对中央领导有意见的地方工作部部长邵式平发言。邵式平曾经和方志敏一起开创闽浙赣苏区,他以一些具体事例,非常激动地说原中共中央如何如何,发泄了对“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不满。邵式平所讲的事例,红4方面军的人是闻所未闻,不禁为之哗然,你一言我一语,责备和埋怨中央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据红4方面军的宋侃夫回忆说:“李卓然、何长工、邵式平、罗炳辉等同志讲话,他们的讲话给我们的影响极大,因为他们是1方面军的干部,长期跟党中央、毛主席在一起,怎么也反对毛主席、反对党中央呢?特别是何长工劲头很大,大喊口号:‘打倒毛泽东!’李卓然也细声细语地讲了不少。会议由何柳华(廖承志用母亲何香凝的姓,化名何柳华——笔者注)做的记录,事后刊登在张国焘主办的《干部必读》上。”“朱总、徐帅在这个会上没有讲话,但张国焘在第二中央委员的名单中,仍然写上了朱总、陈绍禹等人的名字。这个会开了整整一天,在会上宣布临时中央的成立,直属共产国际。会上反中央到了顶点,气氛非常紧张,时间是1935年10月。与此同时,成立了“波巴依德瓦”(藏语)中央政府,邵式平同志任主席,熊国炳同志任副主席。”

  后来何长工回忆说:“我们被分到左路军的同志跟随张国焘钻进了死胡同,这里不管经过多少曲折和政治上的压力,但最主要的是我要从主观上认识这些问题,跟随张国焘南下犯了执行张国焘路线的错误。当时我任军团政委,又是军委书记,作为军团的主要领导者,我们军团参加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南下,为拉拢我们还把我委以所谓‘中央委员’,这就影响和损坏了9军团广大指战员的政治热情,其责任由我个人负,红9军团其他领导同志及广大指战员是没有责任的。”

  何长工在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路线下迷失了方向,没有坚决地站在毛泽东一边,这便成了他个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毛泽东身边几乎没有了何长工的身影。

  且说张国焘接着在会议上宣布“临时中央”的决定:

  “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应撤销工作,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杨尚昆、叶剑英应免职查办。

  二、以任弼时、陈铁铮、陈绍禹、项英、陈云、曾洪易、朱阿根、关向应、李立三、夏曦、朱德、张国焘、周纯全、陈昌浩、徐向前、陈毅、李先念、何畏、傅钟、何长工、李维汉、曾传六、王树声、周光坦、黄甦、彭德怀、徐彦刚、吴志明、萧克、王震、李卓然、罗炳辉、吴焕先、高敬亭、曾山、刘英、郑义斋、林彪组织中央委员会。

  三、以任弼时、陈绍禹、项英、陈云、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周纯全、徐向前、李维汉、曾传六组织中央政治局;以何长工、傅钟为候补委员。

  四、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周纯全、徐向前组织中央书记处,以张国焘为临时中央主席。

  五、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周纯全、倪志亮、王树声、董振堂组织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为常务委员。”

  彭绍辉当夜就给朱德写了一封长信,说出了他的反对意见。没想到他的信中途被张国焘的人截获了,张国焘就把他软禁了起来。军长董振堂怒不可遏,径直去找张国焘。他说:

  “你又立一个中央,这算个啥?这不是同中央闹对立吗?”

  陈伯钧、郭天民也表示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

  尽管张国焘在那边又是另立中央,又是通缉毛泽东等人,毛泽东却率领陕甘支队离他越来越远了。

  10月5日傍晚,毛泽东一行人宿营在宁夏西吉县兴隆镇以东约3公里的单家集。回民群众听说红军来了,都高高兴兴走出家门,在街道上摆上桌子,放满水果和食品,热烈欢迎红军。戴着白帽子留着白胡须的老人,双手捧着小瓷碗,恭恭敬敬地给红军战士敬茶水。

  毛泽东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一个多月前,红25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曾经路过这里,他们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给回民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夸奖说:

  “25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博古一起去单家集清真寺拜访阿訇。这清真寺因这里的回民是从山西迁徙过来的,所以又名陕义堂清真寺,是当地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有穆斯林建筑艺术特征。寺院很宽敞,前有大门楼,内设大殿及厢房。伊斯兰教徒只信仰真主,不崇拜偶像,所以寺内没有供奉神像,只铺了一些拜毡和拜垫,陈设十分简朴,显得庄严肃穆。

  阿訇姓查,是一位留着白胡须的老人,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听说毛泽东等人是红军的大领导,口中连称:“色俩目”,表示欢迎和敬意。毛泽东说:

  “我们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主张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文经典,主张民族平等。”

  阿訇非常高兴,马上吩咐下去,让回民给陕甘支队腾房子,粮食也照市价卖给红军。阿訇还盛情邀请毛泽东等人在清真寺吃饭,毛泽东说:

  “不打扰了。”

  便和张闻天等人一同出了清真寺。这天晚上,毛泽东被安排在清真寺北侧一位姓海的回民家里休息。

  10月6日拂晓,毛泽东等人率领部队离开单家集,向固原方向进发。陕甘支队经新店子、什字路、杨家磨、黄河湾一路前行,于当晚到达固原县张易堡一带宿营。

  这一天,毛炳文部已经逼近西吉县公易镇,国民党军的飞机在空中侦察轰炸,向单家集一连投下多枚炸弹。

  10月7日晨,陕甘支队离开张易堡不久,就踏上了西兰公路,一面阻击第37军毛炳文部李英的24师,一面向六盘山急进。从西兰公路到六盘山,宁夏境内的隆德县是必经之地。

  此时,陕甘支队后面有李英的24师紧追不舍,前面有东北军何柱国骑兵第7师门炳岳部在六盘山东麓驻守。毛泽东为了不惊动驻扎在隆德县城的国民党军队,决定部队向东南绕过隆德县境后,从六盘山主峰之一的牛头山北侧过山。

  陕甘支队终于来到了位于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前。林彪的第1纵队在青石嘴发现了东北军何柱国部骑兵第7师第19团,马上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决心要消灭面前的第19团,他派人去找林彪。聂荣臻策马赶上林彪,说:

  “主席在找你。”

  林彪、聂荣臻调转马头,回到队伍后面。毛泽东见二人来了,开门见山地说:

  “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很厉害,你们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怎样砍6条腿,得亲自对部队指导。”

  林彪、聂荣臻领命而去,组织参谋人员研究骑兵的战术,制定了一套打骑兵的办法,编成歌诀,印发全军传唱。

  不久,林彪、聂荣臻、左权爬上山坡。聂荣臻用望远镜察看地形,叫道:“有情况!”顺手将望远镜给了林彪。林彪一看,有一队骑兵散坐在青石嘴的村子里,正在那里大吃大喝,而村子四周毫无戒备。林彪大喜过望,命令通讯员去请毛泽东。

  不一会儿,毛泽东来了,他要林彪、聂荣臻立即召开第1纵队大队以上干部来开会。毛泽东在会上说:

  “隘口下面有个村子叫青石嘴,据确切情报,那里驻扎着敌人东北军骑兵第7师的1个团,有几百匹马,别小看它,我们要消灭这股敌人,不然,它拦着我们的去路。”

  毛泽东转身从警卫员手里接过两块饼子,一边把它分成小块,一边问:

  “都还没吃午饭吧?”

  大家点点头。毛泽东笑着说:

  “那好,分而食之,打下了青石嘴,再吃好饭。”

  在场的人都从毛泽东手里接过一小块饼子,吃了起来。毛泽东也嚼着饼子,又说:

  “一定要消灭它们,搬开拦路石,1大队、5大队左右迂回,记住,一定要迂回,由4大队直接从正面冲锋。”

  “是!一定遵照毛主席指示,猛打猛冲!”

  毛泽东又从警卫员手里接过水壶,拧开壶盖,将水倒在壶盖里,说:

  “你们每个人喝一口,喝完了就去打!”

  “是!”

  大家一个一个接着喝水。杨成武望望林彪,问:

  “首长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林彪摇摇头,说:

  “没有,照主席的命令执行。”

  毛泽东痛快地说:

  “那好,交代完毕,分头执行。我在这里看着你们打!”

  1纵队的3个大队在六盘山前的青石嘴上,好似猛虎下山一般,仅仅用3个多小时,就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缴获战马100多匹,还有10辆马车装载的子弹、军装和布匹。东北军骑兵第19团一共有500多人,除了被击毙者之外,全部当了俘虏。毛泽东喜不自禁,对林彪说:

  “这些马就交给你了,回去组织个骑兵队。”

  后来第1纵队用缴获的马匹装备了1个骑兵侦察连,从此结束了红军没有骑兵部队的历史。

  欲知陕甘支队能否顺利到达陕北?且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张国焘在理藩县卓木碉喇嘛寺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表现是何等的嚣张啊!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了。你看他又是通缉毛泽东等人,又是成立第二中央,匆匆忙忙地在“忠义堂”大排座次,使各色人等都归了位,自己也坐上了“中央主席”的宝座,真是好不惬意!但他和那些喜欢做梦的人一样,哪里知道做梦娶媳妇好梦难成的道理,到头来只能落一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不久就出现了。以阴谋起家必将以阴谋败身,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www.haizi.name
责任编辑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