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林彪的条目不能这么写,这样是不能向后人交代的:黄克诚大将的话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

李克勤|林彪的条目不能这么写,这样是不能向后人交代的:黄克诚大将的话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评价林彪也要讲公道,否则就不公道。

  李克勤(jixuie)题记:1980年代初黄克诚大将在中纪委工作的时候,有个关于毛主席的重要讲话,我那个时候刚上大学,是听长辈私下里谈话了解大概内容的。近20年前我又找到这个资料,传到网上在个人网站和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博客里登出,我当时用的题目是《做人要厚道》,主要是说黄克诚同志是一个厚道人。厚道的反义词是刻薄。我们如今应该对刻薄之人,不会感到陌生了。我发现黄克诚大将对评价毛主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也就是说黄老评价毛主席肯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例如他坚持用毛主席这个称谓。与此同时,黄老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掌握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娴熟程度,恐怕在我党历史上属于出类拔萃的那一少部分人中的一位。这一点,可以从他对林彪的评价,再次得到证实。

  1970年5月21日首都50万工农兵以及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林彪宣读毛主席“520声明”。林彪身旁站着的是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

  很难找黄克诚大将和林彪元帅的合影,这是影视剧里的截图

  大约是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写了关于林彪的条目,估计是总政治部的有关人士请黄克诚审定。黄老读完条目说:

  “林彪的条目不能这么写,这样是不能向后人交代的。”

  黄克诚让秘书把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有关同志召集在一起,开门见山地对他们说:

  “你们写的这个条目,需要修改。你们要学司马迁,要秉笔直书,要对历史负责。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后来他犯了严重罪行,是死有余辜。在评价他的历史时,应该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我军战斗力的提高,起过积极作用;另一节是后来他对党、对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其辞,才符合历史事实。”

  黄老的这些说法,经过了40年的实践检验,那是完全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01

  —

  发现并坚持真理是需要勇气的

  在研究毛泽东文化的时候,对于毛主席的勇气文化,我下了很大力气。

  没用勇气,就不敢肯定真理。这是指在发现真理过程中,在由器而道这个阶段,对于真理已经展现在眼前,但有的人却不敢说出来,毛主席就敢于说出来。例如在全党要重视“农民运动”,要注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毛主席率先说出来的,注意,这里不是之局部的重视,而是指在全党全局的重视。

  没有勇气,就不敢坚持真理。毛主席有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在研究吴仁宝这些乡村红色企业家的道器变通时,用了一个说法“逆势之思,顺势之为”。这实际上是他们领悟毛主席之道的结果。所谓逆势之思,这个“势”是器层面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之势,当这个“势”开始出现问题时,往往多数人却觉得这个大势是理所当然的好,还会继续好下去。极少数人却又“逆势之思”,这就是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优势,从而更容易发现问题,真理往往就是这样才能被发现,当然也才能被坚持。这个坚持,指的是“顺势之为”,那这里的“势”,恐怕还处在隐形状态——由器而道,再到由道而器的转折阶段。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遵义会议后,多数人主张打“打鼓新场”,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反对,结果投票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毛主席夜里打着马灯去找周恩来(当时是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人),周恩来也留了一手,在会上他并没有表态。果然最近的情报证实了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德也赶了过来,他们三个人商量了新的方案。毛主席让红军再一次避免了险境,绝境。

  如果毛主席不坚持真理,结果会怎样?

  要坚持真理需要怎样的勇气呢?

  除了毛主席,这方面黄克诚同志是比较杰出的一位我党高级干部。

  还有陈永贵、钱学森等同志,也都是出类拔萃的。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为什么?

  把这个世界看透了。

  这个世界,包括这个世界的过去。

  要看透过去,那就不能离开唯物史观。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密切相连的,不可分离的。

  黄老是真懂马列毛的。

  在不虐待俘虏这个问题上,如何做到遇弱不强,是很难的。

  02

  —

  学习毛主席创新思维:跳出“理所当然的思考模式”

  新华博客原文 《高思在云》:一定要跳出“理所当然的思考模式”{图}

  2015-11-21 14:25:33.0

  李克勤(jixuie)题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了本台湾学者朱云汉的书《高思在云》,不仅名字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内容给人诸多启发,首先是形而上层面的启示,值得了解。

  朱云汉在该书“自序”里指出:

  【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不遇的历史大变局之中。如果我们想要看清楚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想要掌握它的来龙去脉,就一定要跳脱过去习以为常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与思考模式,因为这些价值观与思考模式只是一时一地的历史产物,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这些思维窠臼不但无助于我们认识与理解21世纪历史巨轮的滚动轨迹,反而可能遮蔽我们的视野。】

  他讲的这个习以为常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与思考模式,的确是一个十分伤脑筋的东西。这个玩意儿,就是当时代、现实、历史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时,依然固守既有的道,而不能与时俱进。历史上曾经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命题,显然是有明显问题的。可其影响却是几千年的顽疾。

  哪里有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的道理,天总在变,道当然要变了。如果我们在道层面,在形而上层面没有变的意识,那怎样才能道器变通呢?企业家相对于一般的商人来说,其优势往往在于道层面的变。不过这里还是得强调,不仅要变,而且要知道不能瞎变,要讲究变之道。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简称《穆勒摘要》,原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对于对于认识马克思的道器变通,的确很有帮助。

  在《论交换》这一部分里,马克思有一句精辟的评论:“穆勒——完全和李嘉图学派一样——犯了这样的错误:在表述抽象规律的时候忽视了这种规律的变化或不断扬弃,而抽象规律正是通过变化和不断扬弃才得以实现的。”

  马克思明确指出规律也是会变化的。

  在历史上,究竟什么人喜欢宣扬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呢?

  就是企图愚民者。

  这样的人常常表现出绝对真理在手的态势,耀武扬威。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中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 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 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P212-213)

  在马恩列斯之后,毛主席可以说是最善于跳出“理所当然的思考模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提出,正是跳出苏联十月革命先在城市搞工人运动、起义的框架,后来经过激烈的党内斗争,终于被实践证明是真理。

  毛主席实际上,在读到马列原著之前就已经从实践里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得出了近似马克思主义的结论。例如始终站在多数劳苦大众这边考虑问题的立场,是毛主席青年时期就定下的信念。

  毛主席青少年时期发现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唱主角,不符合历史由劳动人民创造这个事实,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异曲同工。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毛主席一边领导革命,一边在理论上做了独树一帜的创造性的研究,在延安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体系,被党的七大确立为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才有了后来取得革命成功,建立新中国。

  这是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道器变通过程。

  其道器变通之变,正是思维上的变——跳出了既有的思维模式,这是道器变通之源。

  建国后,抗美援朝的决策,三大改造,探索我们独立自主的内政与外交方针,从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国家的建设,到系统的文化建设,起点都是一个变,道器变通之变,这还是道器变通之源。

  没有变,就无所谓源。

  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很重要的是没能跳出思维惯性模式,要跳出来,不能不学习毛主席的创新思维。

  请注意,毛主席创新思维,并不是一味追求变,他的变之道,在于所谓坚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他坚持的东西,是明确的,那是旗帜鲜明的。

  我们的古代先贤不是单纯说阖,或者辟是变,而说“一阖一辟谓之变”,这是值得感悟一下的。

  毛主席深谙此道。

  只要稍微留心一下这个事实就容易想得通了——毛主席常常不被人理解,也就说毛主席跳出了既有思维模式之后,别人还在原地踏步。

  毛主席培养了几代人,包括我们这一代里的很多人,而黄克诚那一代恐怕还是不一概而论为好。

  那一代人里,绝大多数人是不错的,是行为上的革命者。至于在道层面,在思想理论上能够有黄老这个领悟力的恐怕还是参差不齐的,这恐怕与个人素质素养有关。黄老无私无畏,所以敢于坚持真理,这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一个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小圈子,那么就难逃小资产阶级的那一套不良作风,最终会自毁前程的。

  李克勤后记:评价林彪也要讲公道,否则就不公道。发现真理并坚持真理,这就是主持公道的起码要求,这是需要勇气的。黄克诚大将在思维上的敏感性、批判性、逻辑性是比较突出的,是值得我们深悟和学习的。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