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济复苏面临什么挑战

我们经济复苏面临什么挑战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了。

  消费品物价下滑!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滑!

  贷款增速下滑!

  全社会总需求下滑,生产相对过剩,商品滞销,价格下降,我国经济复苏面临挑战,这个调站就是需求不足导致的通缩。

  当前情况,是市场经济固有矛盾在某种情况下的表现。资本无限扩张的欲望和劳动者有限的消费能力,是市场经济固有矛盾,这个矛盾势必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相对过剩,会导致商品滞销,并在某种情况下出现全面物价下滑,这就是所谓的“通缩”。

  也就是说,通缩的本质不在于东西便宜了,而在于东西卖不出去了。

  有人说,“这有啥不好,反正东西都便宜了”。

  然而,经济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那部分,就无法理解整个经济的运行。

  通缩有什么坏处呢?我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你是开企业的,2023年初,你花了100万买原材料,准备加工成商品后卖出去。按年初的物价,你卖出去后能获得150万收入,支付人工(假如三个人合计25万),房租(假如10万),水电(假如5万),等等费用后,你还能赚10万,你觉得还行,勉强过得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经济总需求疲软,整个经济出现通缩(本质是相对过剩导致的),你年末只能以145万出售(ppi下滑3.3%),扣除费用后,你发现只能赚5万,还不如去打工。要赚钱就要节省成本,咋办呢?裁员降薪。于是,你心一狠,把三个工人中的一个开除了,每年节省8万成本,厂子还能勉强维持。

  如果第二年再出现通缩(比如还是3.3%),你可能还会继续裁员。

  被裁撤的员工,会节衣缩食,减少购买,这又会导致全社会商品进一步过剩,加剧通缩,形成下降螺旋。

  也就是说,通缩会冲击企业的利润,导致企业裁员降薪,进而加剧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让经济进入下降螺旋。

  当前,我国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我国CPI同比已经连续11个月增速在1%以下,PPI(衡量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指数)同比更是连续12个月为负。

  这会导致多大的问题呢?

  我们以PPI为例。2023年12月PPI累计同比下滑3%。如果年初100万的销售额,在年底也就97万。假如该企业正常年景毛利率是20%,现在的毛利润就只有17.53%,同比下滑12.37%。

  也就是说,当PPI累计同比下滑3%的时候,一个毛利率20%的企业,毛利率同比下滑12.37%。

  这反映在企业利润上,就可能导致利润总额同比下滑。

  实际上,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在2023年所有月份都是同比下滑的。

  资本无限扩张和消费者有效的购买力产生矛盾→生产相对过剩→商品滞销价格下滑→企业利润同比下滑→企业裁员降薪→全社会需求进一步下滑→通缩螺旋。

  这就是通缩的整个逻辑链条。

  为了应对通缩,央行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货币政策。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央行近期可能会下调关键政策利率,“并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现金,以应对通货紧缩压力并增加贷款以支持经济复苏。”

  根据彭博社对 15 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的中值估计,“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把一年期政策性贷款利率(称为中期贷款便利)降低10个基点至 2.4%。这将是自去年8 月下调 15 个基点以来首次下调利率。”

  然而,就算采取更积极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刺激总需求。现在企业不投资,不是因为利息太高,而是因为资本过剩,导致投资收益太低。

  之前彭博发了一篇报道,名为《中国盈利恶化给空头更多抛售理由》。在这篇报道中,彭博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盈利恶化。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大约 30% 的MSCI 中国指数成员,报告的盈利低于市场普遍预期,而第二季度这一比例为 18%。”

  彭博资讯数据还显示,“这些公司的每股总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 6%,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不断恶化的房地产危机、黯淡的收入前景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继续给企业带来压力。”

  上图中,黑色是MSCI中国指数成员每股收益增长率,从2022年四季度以来,已经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这种盈利下滑,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观点,盈利修正的下行势头可能“持续到年底和 2024 年第一季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降息0.1个百分点,带来的刺激作用可能非常有限。

  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林嘉欣就表示,降息“会缓解债务融资压力,但可能不会对需求复苏产生显着影响” 。

  我们从消费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也能看出这一点。

  下表是央行对城乡储蓄用户的调查问卷。疫情以前,更愿意储蓄的用户,大致比例在40%-45%。但是疫情以来,更多的人既不愿意消费,也不愿意投资,而是愿意储蓄。

  2020-2021年间,更愿意储蓄的比例提高到50%左右,2022年以来快速增长至60%上下。

  大家都不愿意花钱了。

  货币政策很可能起不到效果,接下来就要看财政政策了。

  财政政策能否起效呢?我们另文分析。

  最后我要申明,我反对一切唱衰我国经济的行为,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正视困难,总能找到方法,克服困难!明天会更好。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