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解读1

《论持久战》解读1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

  论持久战

  (一九三八年五月)

  这是毛泽东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

  从第一节到第58节是一部分,是谈为什么是持久战和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之后将进入怎么作何不怎么做的问题。这样,论持久战大体就分为两大部分。

  一,问题的提起

  本部分分为三小部分:

  1——5提出论持久战的基本看法

  6——7两份理论回顾的文献

  8哲学问题

  1——5提出论持久战的基本看法。

  (一)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案:这是提出论题的原因,算是话头,也就是演讲的原因。重点是抗战一周年,七月七日是具体时间。】。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案:这一年的基本国内政治形势,就是团结起来了,全民族力量团结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可喜的成绩。】,坚持抗战【案:具体都干了什么。1】,坚持统一战线【案:2统一战线。都用了“坚持”,说明不易。】,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案:从精神状态看这一年的表现,是英勇作战。不是垂头丧气,兵无斗志。英勇作战,就是再说胜利有希望。】,快一年了【案:这一整句是对一年的抗战内容给与高度的概括。这个评价就是让我们看到希望的评价,是正能量的评价。】。这个战争【案:又提出一个话题来。】,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案:这句话是对前面的概况的高度评价,而且是从东方历史看的,评价非常高,是从历史的高度来说的。这个东方,不止是指我国了,这就从中国拓展开了。比如朝鲜,越南,东南亚,日本,都是东方。】,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案:从东方历史,进一步提高到世界历史。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这是对我国人民抗战一年的高度肯定。这是世界史的肯定。】,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案:为什么,提世界史呢?就是因为全世界人民都关心中国这个抗战。世界史的伟大地位不是空洞的学术评价,是有现实意义的。或者说,这种评价不是毛主席主观的拔高,而是对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中国的一个概括,提炼。如果世界人民压根不注意你这个抗战,你就没有什么世界史的意义。说世界史,就是说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和世界息息相关的,中国不是关起门来搞抗战,不是闭关锁国搞抗战。这个世界史的伟大意义和后面毛主席一直重视的世界各国的援助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这是埋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这一层总体上是对一年来抗战的高度概括】。/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案:上一句是提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心。那么,下面就该回答世界的关心了。而回答者是中国人。事实上中国人也在关心,中国人的心态是渴望胜利。这是一个积极的形态。这等于提出了胜利的目标了。。然而【案:话锋转折。】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案:战争的过程的问题。】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案:提出最终的目标,也是大家最担心的。这等于是提出了问题,最核心的问题。】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案:提出能否胜利之后提出了速胜的问题,这是对胜利的进一步界定,如此残酷的战争大家当然希望速胜,速战速决。】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案:提出持久战,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持久战的原因。是通过能否速胜而进一步带出来的。这是一步步递进的关系,也是思考的进一步延申。】?怎样进行持久战?【案:持久战如何打,这就是现在说的你的方法如何执行?有没有可执行性?能不能落地。持久战的原因和如何进行持久战是持久战问题的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案:速胜也好,持久也好,都是过程,过程完了,再来看大家评估结果:胜利。这是毛主席看到了积极的胜利的可能。首先就指出了胜利是会有的。】?怎样争取最后胜利?【案:又是如何执行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案:上面很多问题,但是却悬而未决,这是这些问题的目前存在状况。行文上也是过渡。。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案:亡国论的观点。。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案:速胜论。这里等于提出了持久战观点外的另外两个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看法:亡国论和速胜论。】。这些议论究竟对不对呢?【案:总结性再设问。】我们一向都说:这些议论是不对的【案:总的回答。】。可是我们说的,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案:这是谈共产党这边的宣传工作的状况,这是一种不理想的状况。这是又拉出一层意思来。。一半因为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还不够【案:做得不足,是主观因素。】,一半也因为客观事变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质,还没有将其面貌鲜明地摆在人们之前,使人们无从看出其整个的趋势和前途,因而无从决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针和做法【案:客观事物发展的情况对人的主观的影响。】。现在好了【案:现在好了。时间段提到了现在。】,抗战十个月的经验【案:为什么好。有经验了。经验,事实胜于雄辩。】,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急性朋友们的速胜论了【案:击破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要求做个总结性的解释【案:总结性的理论工作。很多人客观要求做总结。这是论持久战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对持久战,有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反对意见,也有空洞无物的了解。案:在理论斗争中,特别提出了持久战的问题,但是持久战和另外两个观点也有冲突。这是1,其次是对持久战的了解是空洞的,也就是泛泛的,只有观点,没有论据支撑。】“卢沟桥事变⑴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案:这就是民间的持久论的观点。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毛主席的持久论的观点不是孤立的,不是个别的,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只是毛主席把他提高了,加工了。这是正常的理论研究。如果没有这个广泛的民意,就是毛主席提出来,也不会得到理解和认同,必然是曲高和寡。】。这个公式是对的【案:首先肯定是对的,其实这句话就是民间对持久论的一个表述版本。另外的一个提法,没有上升的精准的“概念”。】,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案:提出不足。】。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案:不足是什么。这是简单来补充究竟都有什么内容。: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案:从党派看,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最为主要的两党。——这是抗战的领导。】;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案:全国人民的角度。这里意味着是不是全民抗战,因为全民抗战是胜利之本。这里提到了工人,农民,资产阶级,这是当时中国三个最主要的阶级。毛主席这里,特意把工人放在了第一位,这点是值得注意的。】——这是抗战的主体;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案:这是抗战的最终的执行者:军队。军队这里点出两个方面:主力军 和游击队。这是本文战争的两种最主要的军队组织形式。上面三条都是国内的因素。】;国际方面【案:这是国际因素。】,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的一派。这当然是支持的一派。大量的物资援助都是来自这一派。;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兵士【案:敌国内的反对派,也会有利于抗日战争。帝国方面的积极因素,这点就是今天我们也很少有人看到,大众往往更是不太在意。。总而言之,【案:对上面的因素再来个小结。】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案:上述各种因素都起作用。】。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向他们表示敬意【案:主观态度,因为值得尊敬,所以该得到敬意。。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案:上面提到了各种因素,这里就重点提出共产党的因素。——这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并且给以简单的分析和解答。简单分析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对。。/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案:党的生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案:党员教育的必要。这是演讲的另外一个理由非战争的理由】。/因此,我的讲演就来研究持久战【案:这里等于说了演讲的目的,演讲的题目。为什么来演讲。就是因为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抗日的需要,教育党员的需要。两个需要。】。和持久战这个题目有关的问题,我都准备说到【案:演讲都讲什么。当然这是极为概括的说法。】;但是不能一切都说到,因为一切的东西【案:不说什么】,不是在一个讲演中完全说得了的【案:不说什么的原因。点到而止。防止某些人抬杠。——他的论持久战的内容。这是从战争涉及的范围来确定的内容。总体,这一自然段分为四个小层:1回顾过去一年的情况,2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3提出建党生日,4论持久战话题的范围。总的看第一自然段等于大约是为什么要讲持久论,算是讲演的背景,或者是起因。从科研的过程看,就是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答问题。

  (二)抗战十个月以来【案:经验经过十个月,结论就有了话语权,有了分量。】,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案:提出两种错误的论点。亮明观点,而且是最当务之急需要批判的观点。是大家最想知道如何分析的观点。】。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案:两者的特点或者说是效果。都是负面的不好的效果。】。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案:从认识论上来概括的。这就把论持久战一下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高度了。,一句话,非科学的【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本质就是科学的。蒋介石的认识论还在曾国藩那里,在地主阶级那里。蒋介石不失败是不可能的。科学的理论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本段首先提出大家担心而且最为流行的两个错误的观点:速胜论和亡国论】。

  (三)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案:本段先从亡国论开始分析。亡国论在抗战前就有了。】。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案:唯武器论。这是很多人担心的现实问题,和日本人现实差距。】“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⑵。”【案: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一九三五年十月,意大利法西斯出兵进攻埃塞俄比亚。埃军进行阵地战,至一九三六年五月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埃塞俄比亚人民在一九四一年与反法西斯盟军配合,赶走了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的独立。】抗战以后【案:抗战后。时间节点。】,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案:这是舆论状况。明着没有了,因为有十月抗战的经验了。所以亡国论破产了。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但暗地是有的【案:暗地里有。】,而且很多【案:数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毛主席非常重视舆论战。论持久战的发表本身就是舆论战。舆论战是战争的一部分。这里是抗战十个月前后亡国论的舆论变化和目前的情况。。例如妥协的空气时起时伏【案:亡国论的变种就是妥协论。这点我们必须重视。我们当下是妥协论非常浓厚,甚嚣尘上。妥协论是亡国论的变种,这是抗战时期舆论战的历史延续。】,主张妥协者的根据就是“再战必亡”⑶【案:毛选原注释:这种亡国论是国民党内部分领导人的意见。他们是不愿意抗日的,后来抗日是被迫的。卢沟桥事变以后,蒋介石一派参加抗日了,汪精卫一派就代表了亡国论,并准备投降日本,后来果然投降了。但是亡国论思想不但是在国民党内存在着,在某些中层社会中甚至在一部分落后的劳动人民中也曾经发生影响。这是因为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在抗日战争中节节失败,而日军则长驱直进,在战争的第一年中就侵占了华北和华中的大片土地,因而在一部分落后的人民中产生了严重的悲观情绪。——今天转移财产到国外,移民到国外的人就是亡国论的代表。这里的看法的变化自2018年美国对我发动经济战,科技战以来也有过如此的变化。目前也是投降论不见了,妥协论还有。】。/有个学生从湖南写信来【案:这是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说:“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案:地点乡下。这种困难的宣传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所以就更值得重视。这点我们今天要好得多。民族自信心非常的高,年轻的一代生活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对国外的盲目崇拜,已经很小了。相反,崇拜美国的倒是岁数大的。但是舆论斗争是激烈的,近些年已经体现出来了。】。单独一个人作宣传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案:一个人宣传。这就是宣传的难点。而也是错误的地方,毛主席的思路就是抗日,革命得把群众组织起来。】。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他们对我的谈话很有兴趣【案:愚民倒是感兴趣,没文化,没知识的人感兴趣抗战。这很符合我们今天说的越穷的人越关心政治。关心政治的人都是穷人,都是没有前途的人。看来,这点没有变化。这里,毛主席其实已经暗暗地埋下了必须依靠这些没有知识的人,抗战要发动这些人的线索了。。可是碰了我那几位亲戚,他们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讨厌极了。好在他们还不去宣传,不然真糟。农民对他们的信仰当然要大些啊!”【案:这里话题转变了。几位亲戚,应该不说穷人,因为农民对他们信仰大,应该是地主豪绅一类。这是亡国论的代表,在乡村的代表,就是妥协论。庄子的井底之蛙,一般来说是批判没有看到更广泛的世界的人,批判视野非常狭小的人。可是,问题是奇怪的,按道理来说,那些穷苦的农民所谓的愚民不该关心抗日和国家的前途这类顶级的话题,但是人家就是感兴趣,相反,倒是有一定知识和见识的人却有亡国论。按照今天就是有一定知识,一定经济地位,经济条件富足的人倒不关心国家兴亡。问题出在哪里?庄子的井底之蛙的典故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出在这个井底之蛙是在一个孤立的水井,让青蛙处在一个孤立的地位。因而,青蛙是无法接到外面的消息的。其实这个典故不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按照齐物论,万物齐一,各种声音也是齐一的。齐物论中说风:“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 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大块是什么呢?郭象的注解:大塊者,無物也。夫噫氣者,豈有物哉?氣塊然而自噫耳。这是说大块就是气,而且是以气为本体的总体的宇宙,总体自然。所以,郭象的解释,在玄成英这里就直接注解为“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言自然之理通生萬物,不知所以然而然。大塊之中,噫而出氣,仍名此氣而為風也。”总之,这里的气,这里的风,是整个自然界发出的。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不过,清末学者俞樾曰:大塊者,地也。从下文来看,庄子说:“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清末庄学学者郭庆藩也肯定了大块为大地。不过,这没问题,因为青蛙的那口水井,难道也不是一个所谓的可以发出声音的“窍”吗?自然也可以发声,和其他的声音交流。所以,无论解释大块为自然,还是为大地,自然,风的声音,可以也把大海的情况给传递过来,而青蛙就知道。庄子说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是自己,那么青蛙也就和风没有区别,青蛙就是风,风就是青蛙,风可以到海边,自然青蛙也可以到海边。所以,青蛙是应该知道大海的情况。《庄子-秋水》里面的青蛙和小鸟的区别,是完全不符合庄子齐物论的观点。】/这类中国必亡论者,是妥协倾向的社会基础【案:亡国论和妥协论的关系。亡国论是基础。我们今天也必须得解释出来,妥协论其实背后就是亡国论。要让大众知道妥协论的嘴脸,因此,是彻底的投降派。】。这类人中国各地都有【案:范围广。实际上就是说数量多。】,因此,抗日阵线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妥协问题【案:妥协论的坏影响。】,恐怕终战争之局也不会消灭的【案:足见其顽固。】。当此徐州失守武汉紧张的时候,给这种亡国论痛驳一驳,我想不是无益的。【案:点出了演讲的时候战局的特点对于亡国论的影响。——本自然段重点是介绍和评价了亡国论:基本理由,抗战前后的表现。例子。对抗战的影响。依据例子的前后可以分为三个小层。

  (四)【案:本段重点批判速胜论。】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案:急性病。这是速胜论的另一个提法。这是批判的提法。能够速胜美国和西方世界的观点,目前在我国是极为罕见的。大家普遍认可持久战这个观点。这说明当代中国人的观点是比较成熟的。我们的舆论战是持久战和妥协派的对战。这是我们当代中国舆论战的特点。】。/例如在抗战初起时【案:抗战初起的时期。】,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案:毫无根据的乐观。】,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甚至以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案:估计过低,不能打到山西。这是从侵华日军的入侵深度来说的。】。有些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他们对于“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这个提法,表示怀疑【案:他们轻视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在这里毛主席特别提出了共产党关于游击战的基本看法。也就是游击战的战略地位是什么意思。。他们不赞成八路军这样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认为这是“机械的”观点⑷【案:这里顺便提出了八路军的战略方针。这里是军事的战略方针。下面是毛选原书的注释:以上这些意见,都是共产党内的。在抗日战争的头半年内,党内存在着一种轻敌的倾向,认为日本不值一打。其根据并不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力量很大,他们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民众的有组织的力量在当时还是很小的;而是因为国民党抗日了,他们感觉国民党有很大的力量,可以有效地打击日本。他们只看见国民党暂时抗日的一面,忘记了国民党反动和腐败的一面,因而造成了错误的估计。】。上海战争时,有些人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⑸【案:这是典型的外因论。原著注释:这是蒋介石等人的意见。蒋介石国民党既已被迫抗战,他们就一心希望外国的迅速援助,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更不相信人民的力量。——令人奇怪的是,他们怎么希望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我们今天也有人有这种苗头,把我们的对美斗争的胜利寄希望于和俄罗斯的国际关系。虽然这是重要的,但是绝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当然是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那里,这是毛主席的极为重要的思想,后来我们知道就是“自力更生”。俄罗斯作为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国家,我们可以联合,可以帮助,但是必须始终要心里有数,作为已经衰落的资产阶级国家,左右摇摆是必然的,这是他们的阶级性决定的。他们只是被美国打击太狠了,才倒向我国,这点我们必须心中有数。】。台儿庄胜利⑹之后【案:原著注释:一九三八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今属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进行过一次会战。在这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击败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会战的胜利。】,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⑺应是“准决战”【案:原著注释:徐州战役是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战役。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起,华北、华中的日军分南北两线沿津浦铁路和台潍(台儿庄至潍县)公路进犯徐州外围地区。一九三八年四月上旬,中国军队在取得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后,继续向鲁南增兵,在徐州附近集结了约六十万的兵力;而日军在台儿庄遭到挫败以后,从四月上旬开始调集南北两线兵力二十多万人,对徐州进行迂回包围。中国军队在日军夹击和包围下,分路向豫皖边突围。五月十九日,徐州被日军占领。】,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⑻【案:这是决战论。原著的解释:这是当时《大公报》在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社评中提出的意见。他们从一种侥幸心理出发,希望用几个台儿庄一类的胜仗就能打败日本,免得在持久战中动员人民力量,危及自己阶级的安全。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普遍有这种侥幸心理。——这个注释中“免得在持久战中动员人民力量,危及自己阶级的安全。”这个看法是值得高度警惕的。我想未来抗美,也一定会有类似的看法。——这一小层是速胜论的大体内容。也就是都有哪些表现。】。/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了更多的人的头脑。于是敌人是否进攻武汉,成为疑问了。许多人以为:“不一定”;许多人以为:“断不会”。【案:对进攻武汉的战略判断引起了分歧。这是忘了中国古训“骄兵必败”的教训。还有屡战屡胜而必败的看法。刘向《新序•杂事五》典故: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 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在这里,这位李克也看到了主和民的关系。从李克的提法看,疲民才是亡国之本。今天的美国正是这样的。特别是其出现的征兵难的情况,就出现了疲民的现象了。这里李克的看法和这里注释的说法相反,我们这里是速战速胜怕动员人民。李克的看法是过于动员人民,导致人民疲劳。】这样的疑问可以牵涉到一切重大的问题【案:速胜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说:抗日力量是否够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力量已使敌人不能再进攻,还要增加力量干什么呢?【案:速胜论还牵扯到别的问题,如这里的抗日力量的问题。】例如说: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为统一战线的现时状态已够打退敌人,还要什么巩固和扩大呢?【案:统一战线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统一战线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就涉及到了最为重要的问题,即是不是要动员全民的问题。春秋战国的国家小,一打仗,全民就动员了,这在今天的大国就难以做到了。】例如说:国际外交和国际宣传工作是否还应该加紧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案:国际外交的工作,其实就是国际大的统一战线问题。】。例如说:改革军队制度,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民众运动,厉行国防教育,镇压汉奸托派⑼,发展军事工业,改良人民生活,是否应该认真去做呢?案:这里是从军事,政治,到民生经济。这就扩展到了治国理政的全面了,全局性了。如果速胜,自然也就不用这么大规模调整了。不能速胜,就必须得全民动员。让老百姓全民支持。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这里不是简单动员老百姓的问题,而是毛主席实际上提出了必须进行社会的深刻改革的问题了。这才是真正触动到了蒋介石集团的核心,提倡速胜论也正是在于不希望改革。从这里看出,强大外敌来临,也正是国内进行改革的最好时机。我们当今,一方面坚持反腐常态化,一方面却没有大规模动员群众,更没有进行深刻的社会改革,那么,足以说明外部的环境还不是特别恶劣。国内时常会有中美关系缓和论的论调就是这样的表现。中美缓和关系,就说明我们内部的改革也不必要了,就可以照常混日子了。】例如说:保卫武汉、保卫广州、保卫西北和猛烈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都可以是否定的。【案:否定的都是当务之急的军事目标。这将直接影响到军事行动。这里包括敌后游击战。】甚至某些人在战争形势稍为好转的时候,就准备在国共两党之间加紧磨擦一下,把对外的眼光转到对内【案:国共矛盾也和速胜论有关系,就是说中日关系是和国共关系有关系的。】。这种情况,差不多每一个较大的胜仗之后,或敌人进攻暂时停顿之时,都要发生【案:国共摩擦出现的时机。这里实际上有规律总结的意思。这里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对外的进步和胜利,对我们内部的社会矛盾、阶级关系、反腐败等等的影响。——这一小层是说速胜论会有哪些影响,对全局有什么影响。】。/所有上述一切【案:表示开始总结了。】,我们叫它做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案:所谓近视眼,就是看得近,不够远。缺乏长远眼光。】。这些话,讲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案: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理由:毫无根据。似是而非。这实际上就是唯心主义了。没有根据就是胡说八道,似是而非,也是罔顾事实。】。扫除这些空谈,对于进行胜利的抗日战争,应该是有好处的【案:反击速胜论的好处。——总结,总的评价。】。

  (五)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案:推出自己的看法:持久战。否定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就只能剩下持久战了。

readability="1">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