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杨昊杰 | 抗战时期党以《共产党人》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经验

王峰 杨昊杰 | 抗战时期党以《共产党人》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经验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抗战时期,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通过刊发党内重要文件决议、中央领导人署名文章、根据地建设实践经验、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处理决定等学习教育材料,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政策依据、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和警示案例,提高了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峰,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昊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干部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2024年第4期

  摘要: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通过对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以及政治纪律等进行宣传动员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凝聚起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抗战时期,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通过刊发党内重要文件决议、中央领导人署名文章、根据地建设实践经验、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处理决定等学习教育材料,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政策依据、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和警示案例,提高了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以《共产党人》杂志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党以媒体加强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共产党人》;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

  宣传教育是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对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以及政治纪律等进行宣传动员,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凝聚起实现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弥补大批新党员、新干部革命经验不足和对中国历史、社会、革命等状况还知之甚少的差距,应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1939年10月,党在延安创办《共产党人》杂志,决定通过刊发党内重要决议、中央领导人署名文章、根据地建设实践经验、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处理决定等学习材料,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的政治能力。截至1941年8月停刊,《共产党人》杂志先后出版了19期共196篇相关文章,对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新时代党通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图书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以媒体加强政治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一、《共产党人》杂志是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而创办

  1938年秋,党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决定在全党主要高级干部中掀起学习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重点研究党的理论和中国国情,把党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 使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出现新的面貌。《共产党人》杂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党实现了从一个在政治上不被承认、军事上遭受围剿的党,向领导武装力量在抗日前线同敌人进行斗争、在全国具有重要政治影响力的大党的转变,党面临的革命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党的建设,清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影响,维护党的团结与集中统一领导,使党成为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提出通过增强党的政治影响力来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要求,强调“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各根据地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使党组织和党员数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全面抗战开始时,山西省只有党员360余人,到1939年春,仅晋西北的党员就达10000余人;1939年9月,晋东南的党员也由根据地初创时的1000余人增加到30000余人;到1938年底,晋西南的党员已发展到11000余人。1937年9月河南省委重新建立时,全省只有党员150余人,到1938年10月已发展到8000余人(不包括豫北)。上海的党员1938年2月有300人,到1939年10月已发展到2300人。然而,短时间内党员数量的激增和党的组织规模的壮大,带来了党的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问题。“许多普通抗日分子或党的暂时同路人,也加入了党。异己分子,投机分子,以及奸细,也乘机混入了党。使党的组织之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和党的组织之巩固程度大大受到损害。”“大批的新党员、新干部还没有足够的革命经验。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还不懂得或懂得不多。他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完全的统一的理解,还相距很远。”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疯狂的反共宣传,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及其革命道路的合理性,污蔑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这些反共言论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有了三民主义还要不要共产主义”“中国革命应由共产党来领导还是由国民党来领导”“抗战胜利后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是以理论的面目出现的,对党内理论水平不高的同志和全国人民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甚至部分党员产生了严重错误的认识。例如,王明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右倾投降主义观点,便是各种错误认识的主要代表。因此,加强对党员的宣传教育,纠正错误思想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成为一个急迫而又严重的政治任务。

  2.宣传教育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宣传教育是党的重要功能,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说服、鼓动等形式去影响党员的心理,形成对党的理想信念与路线方针的政治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实现党的目标任务。针对抗战时期部分党员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党决定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加强理论武装,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

  在党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员、场所和教材三个必要条件。从1936年起,党虽然开办了诸如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提供了开展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但编订权威的学习材料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基于开展宣传教育的紧迫需要,《论持久战》在《解放》周刊发表后,随即被印成单行本在根据地的干部中进行发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增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毛泽东指出,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下,“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而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在这里,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和“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的要求,但是,不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还是“传达”党的斗争经验和现实经验,都需要借助宣传教育的方法来实现。党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对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策略、政治纪律等内容开展有效宣传教育,党员干部就不会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不会在此基础上保持与党中央高度的团结与统一。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因此,将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编辑整理,作为教材在根据地各党组织中广泛发行传播,为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成为党内学习教学活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党报党刊是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党报党刊是党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媒介,创建符合实际的报刊是党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前提条件。面对党内外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和任务,党决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效性。

  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制定了7项巩固党的建设的具体措施。其中,第3项明确规定要发挥党内教育的重要作用,即:“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阶级教育与党的教育,使党员认识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民族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正确关系。纠正各种左倾或右倾的不正确观点。各级党部必须根据具体环境与党员政治文化程度,采取各种方式来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因此,以宣传教育形式涵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场观点,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认识,坚定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成为党在颁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1939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创办这样一个杂志,是为了“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模范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的中国共产党”,这个任务“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这就是《共产党人》出版的原因”。从《共产党人》杂志的功能定位来看,它出版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党员开展学习,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是为党的建设提供思想阵地和理论指导。其中,“全国模范的”是对杂志的发行范围和传播效果提出的要求,必须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抗日根据地,有组织地在国统区进行宣传学习;“广大群众性的”意味着刊发的文章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群众性、有代表性;“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则是对杂志内容的深度、广度、理论性和现实性提出了要求,内容必须涵盖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等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据参与创办《共产党人》杂志的李维汉回忆称:“《共产党人》的出版,不但同延安的干部教育以至整个党的干部教育密切相关,而且是我党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二、党创办《共产党人》开展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式

  围绕“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模范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共产党人》杂志刊发了大量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坚决斗争。

  1.以宣传党的政治路线为根本宗旨

  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党所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在洛川会议上明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坚持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并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因此,批判党内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思想路线,成为解决党内错误思想认识、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问题,《共产党人》杂志重点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强调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意义,奠定了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实现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共产党人》创刊号上刊发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的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正确的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因为“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廓清错误思想认识、坚持正确政治路线提供了理论指导。创刊号刊发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巩固党与战区的群众工作》等文章,围绕党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如何坚持政治路线的问题,详细阐释了加强党的建设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阶级教育和党的教育的要求。除创刊号重点阐述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意义外,第4、5期连载了毛泽东等人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详细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特别是提出“每个共产党员须知,整个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包括民主革命与社会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的领导中国革命”的观点,科学归纳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向。《共产党人》杂志编辑部在刊发这篇文章时,特别强调这篇文章要作为教材供各学校、各训练班教学授课及在职干部自修学习使用。这说明,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内涵与意义,对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具有极端重要作用。总之,纵观《共产党人》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不管是《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中央关于吸收知识份子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为中共十九周年而作》等为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理论指导的文章,还是《支部怎样领导群众斗争?——大后方一个支部领导群众斗争具体的经验教训》《更多的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一个学生群众斗争中的经验》等为各级党组织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提供具体策略借鉴的文章,都集中反映了党对宣传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高度重视和《共产党人》杂志在宣传坚持党的政治路线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2.以推动党的建设为主要内容

  《共产党人》是为解决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问题而专门创办的杂志,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等问题自然成为《共产党人》杂志的重点宣传内容。

  在《共产党人》杂志刊发的文章中,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党的决定和指示。《共产党人》杂志刊发的党中央的通知、指示、决定、决议等共29篇,其中20余篇涉及党的政治建设相关内容。创刊号刊发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一文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紧迫性,提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第5期刊发的《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重点强调了开展党内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开办党校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第9期刊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强调对干部的审查、考察和教育是巩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工作,规定在各根据地党委、军队中设置干部科,开展干部情况的审查工作,尤其是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的审查。第10期刊发的《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加强党内策略教育的一些具体决定》,提出要着重加强干部的策略教育,将“党中央的决议、决定、宣言及有关于实际策略的各种指示;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演、报告、论文等;党报(《解放》、《共产党人》、《新中华报》等)的重要文章”作为学习材料。第12期刊发的《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对党员教育工作提出规范要求并作出部署,强调支部党员的政治教育是党的基础工作之一,在教材内容和配备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这些来自党中央的决定和指示,为各根据地在复杂的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遵循和政策依据。

  二是旗帜鲜明反对错误倾向。《共产党人》杂志刊发了大量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文章,向全党发出了党维护团结与统一的明确要求。第3期《消灭资本主义意识在留守部队中的反映》、第10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危险》、第12期《反对官僚主义》、第14期《我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内左倾同右倾来源的了解》、第18期《没有调查者没有发言权》等文章对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刻检讨和分析,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第4期《论党内铁的纪律》则强调了党内纪律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的作用,明确指出,“铁的纪律是实现党在领导群众上的计划性、组织性与统一性的重要条件”,“党的纪律是党的组织的统一,党内不容许有任何派别组织(小组织)的存在”,“铁的纪律是统一的纪律。党内无论何人”,“都务必毫无例外的一律遵守党的纪律”。第19期《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把党性作为党建的根本问题来抓,反对一切弱化党中央权威的行为,“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份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全体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份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与此同时,《共产党人》杂志还刊发了一些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例,以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第4期《关于开除刘振球党籍的决定》指出,处理刘振球的原因是其“对工作不负责任,采取消极态度”,“个人生活极端腐化”,处理目的是“巩固党,严格党的纪律”。第6期《关于停止唐朴农党籍的决定》公布了对被捕入狱的唐朴农的审查过程,称“党务委员会审查了唐朴农的党籍之后,认为唐朴农在反革命的监狱中不能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气节,抛弃布尔塞维克的高尚道德,不管他当时主观愿望如何,事实上是对于共产主义的背叛,特决定停止其党籍”。这些文章分析总结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批判和清算党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对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3.

以阐释理论和推广经验为有效方式

  《共产党人》杂志刊发的文章以理论阐释和经验推广的方式,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回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发挥出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重要作用。

  理论武装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深刻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党在创办《共产党人》杂志时将其定位于理论刊物,目的就在于通过刊发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文章的方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规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理论方法。这些理论文章的作者,既包括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云、张闻天、王稼祥、李维汉等,也包括延安理论工作者艾思奇、张如心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和主张,为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意见。例如,朱德在第8期刊发的《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为中共十九周年而作》一文,深刻总结了党领导军队在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指出“我军能够有今日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有党的布尔塞维克的正确领导”,“我军能够有今日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会在军队党内进行了坚决的两条战线的斗争”,坚决在军队中进行反对错误路线的政治建设。第16期刊发张如心的《论布尔塞维克的教育家》一文,首次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概念,强调“我们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于中国党长期斗争丰富的经验,根据他对中国社会特质及中国革命规律性深邃的认识,在中国革命诸问题的理论和策略上,都有了许多不容否认与不容忽视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称赞毛泽东的讲演与著作“便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好的体现”。这些观点,从理论上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政治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沿着以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革命道路前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摆脱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探索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杂志专门设立“支部工作通讯”专栏,刊发“模范支部的介绍”和“关于支部工作经验的介绍”两类文章,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第4期刊发的《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着重总结政治建设中支部的重要作用以及支部的成分构成、发展水平、发展过程等特点,提出建设好党支部必须驱除党内的坏分子,加强党内外的教育,彻底地发扬民主;第18期刊发的《边区延川党支部教育的概况》,介绍了根据地开办“支部训练班”,组织“会议教育”,举行“公开集会”,组织“识字小组”“读报组”,开展“个别教育”的做法,为其他根据地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第3期发表的《晋冀察边区党组织到底党内教育是怎样进行的》一文,详细介绍了通过“普遍举办训练班”,“组织支部巡视团、支部教育团,辅助支部训练工作,训练支部教育干事”,“检查和编制新的通俗的教材”,“普遍建立学习小组”,“切实加强干部教育”等方式,扩大党内教育的范围和提升成效。此外,第2期《介绍新四军的一个模范支部》《介绍几种关于支部流动训练班的方式》、第3期《陕甘宁边区内部的统一战线、阶级政策与共产党》《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第5期《十六个月没有发生逃亡的模范支部》、第13期《晋察冀军区建军中的党建工作的经验》《我们怎样开展了支部工作》等关于支部工作经验的文章,以及第11期《关于天水党组织的破坏》等关于支部建设教训的文章,为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正反面教材和应当汲取的经验与教训。这些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使根据地在相互借鉴学习中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和水平。参加抗大学习的学员后来回忆道:“我先前对党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且认为理论是一种标准,是不能做到的。但现在却知道理论离开了实践是一钱不值的,而且自己工作的能力不觉提高了些。”

  三、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时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在全民族抗战的背景下创办了《共产党人》杂志,并使之成为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核心发挥出了独特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总结党创办《共产党人》杂志进行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有助于我们党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政治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以更好的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1.党报党刊要发挥阵地作用

  党报党刊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阵地和主渠道,坚持党报党刊不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的办刊原则,是深化宣传教育的根本要求,决定着政治建设成效。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的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从《共产党人》杂志所刊发文章的原则、内容和方向来看,《共产党人》杂志将党性原则贯彻到政治宣传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对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在行动实践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阵地作用。特别是第19期专门刊发的《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对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端正党员干部的政治态度,加强抗战时期党的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党内正在开展反对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的背景下,《共产党人》杂志在第12期仍刊发王明的《论马克思主义决定策略的几个基本原则》文章,宣传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反映了《共产党人》编辑部的政治意识不足、党性观念不强的突出问题。作为杂志负责人的张闻天,对此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研究张闻天的著名学者程中原认为,“张闻天在马列学院的工作中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针,并专门写文章提倡过这个方针,可是,从‘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这样的要求来看,他还存在着教条主义的残余”。张闻天的夫人刘英也认为:“那时闻天对党的六届四中全会的政治路线根本上是错误的还没有觉悟,认识上的突破,是到1941年延安整风中才取得的。”党以《共产党人》杂志为阵地进行宣传教育、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开展党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与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才能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增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党报党刊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革命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质,体现在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就是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共产党人》杂志不仅是党进行政治思想引导的舆论阵地,也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论武器,它所刊发的公开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路线的文章,为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维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地位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第18期刊发的毛泽东的《没有调查者没有发言权》,明确提出:“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的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摘,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的。因为这种议论和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我们党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第16期刊发的《论布尔塞维克的教育家》,也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教条主义者,认为“我们党内小部分的教育干部轻视中国问题的倾向,多少满足于抽象的条文公式,以及‘年年适用’的那种‘干燥无味’、‘咬猪骨头’的教育内容,应该到了澈底纠正的时候了”,强调开展宣传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是创造性的马列主义者的信徒,而不是教条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共产党人》杂志也刊发了大量党员违纪处理的案例,发挥警示作用。第10期《关于开除周时源党籍的决定》,细数了其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重大错误,认定其为“党和革命之败类”,决定开除其党籍。第10期《关于宋世轮同志的决定》《关于陈伯钧同志的决定》,分别披露了宋世轮、陈伯钧等人多次严重违反党内纪律的情况,如“未能完成任务”“不执行上级命令”“对于党对于上级采取不尊重的态度”“对干部采取了不可允许的错误的打击政策”“在工作中极端的缺乏严肃、深入、虚心与切实的精神”等,并指出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冀东抗日起义与游击部队受到最严重的损失”“遭受敌人的袭击,致蒙受重大损失”,提出秉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认为其存在一定改正空间,给予警告处分。《共产党人》杂志在思想认识领域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党对错误路线的现实斗争情况,展示了党勇于直面问题和敢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使党员干部明晰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现是什么、政治建设的要求是什么,让群众看到政治建设中的成绩,奠定了党推进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3.党报党刊要注重形式创新

  发挥宣传教育在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创新,既要有权威、严肃的理论阐述,也要有活泼、生动的形象表达,实现权威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党报党刊相较于其他宣传载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权威性,其主导地位和作用绝非其他任何传播方式和渠道所能替代。坚持党报党刊的权威性,有利于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确保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成效。而党报党刊也必须具有较强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党报党刊既要具备作者的广泛代表性,又要具备语言的通俗易懂性。毛泽东曾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共产党人》杂志的作者团队组成复杂、阵容庞大,既有党、政、军的中央领导同志,又包含了抗日根据地、边区军政负责同志,同时还涵盖了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和翻译家,作者群体的广泛性确保了杂志内容的丰富度,保证了杂志的群众性,满足了不同身份读者的需求。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断高屋建瓴、把握方向,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保证了《共产党人》杂志正确的政治方向;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同志的实践总结,是基于各根据地党员的基本情况作出的实事求是的探索,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政策方针在地方落实过程中涌现出的突出成就和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需要、最想要得到的信息;理论工作者和翻译人员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论断,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更多可以尝试、可以选择的方向。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党报党刊不仅面对的是从事党的政治建设的专门工作者,还要面对广大普通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只有作者群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才能保证受众的高接受度,鼓励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宣传党的政治建设之中。《共产党人》杂志通过丰富的文章内容给予读者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全方位阐释,用不同身份读者均可接受的语言表述提升了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的实际效果,将权威性与群众性相融汇,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和执行力。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政治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以《共产党人》杂志为阵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把党建设成一个“全国模范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的赶考路上有序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应充分吸收党在抗战时期利用《共产党人》杂志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要坚持权威性与群众性相统一。在政治建设过程中,党报党刊相较于其他宣传载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权威性,其主导地位和作用绝非其他任何传播方式和渠道所能替代。坚持党报党刊的权威性,有利于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成效。同时要突出党报党刊的群众性,既要注重作者的广泛代表性,又要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性。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

  二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通过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理论成果在第一时间发挥指导作用。实践是理论大众化的实现形式,通过宣传报道党的政治建设鲜活事例和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切实感到政治建设的政策举措绝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使政治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更好地为从事党建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有效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三要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相统一。党报党刊要积极宣传树立理想信念坚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先进党员、榜样模范,让党员干部明晰优秀党员的标准是什么、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现是什么、政治建设的要求是什么,为政治建设营造温暖向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另外,党报党刊也要设立警示教育专题栏目,把严重影响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尤其是不守政治规矩、没有政治道德、突破政治底线、破坏政治生态的案件作为反面教材,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达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的效果,发挥“查处一案,教育一批,影响一片”的作用。着力发挥党报党刊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效性,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更大成绩。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