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赫奇斯镜头下的六、七十年代英国贫民窟

尼克·赫奇斯镜头下的六、七十年代英国贫民窟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编者按

  英国摄影艺术家尼克·赫奇斯(Nick Hedges)成长于60年代激进化氛围中,对社会的批判性坚持至今。变革世界的愿望,行动主义,对工人阶级和底层群众的同情与了解,对如何通过艺术来展示他们的形象也有深刻的思考。这一切造就了他的不凡之作。本文与《雪莱·贝克:为60年代工人阶级生活留影的富于同情心的摄影师》都是笔者多年前收藏和阅读过,却一直应译未译的。委托他拍摄的庇护所(Shelter)又称为“全国无家可归者运动”(the National Campaign for the Homeless),最初的设想只是拍些“样板房”了事,尼克坚持应当去各地贫民窟实地拍照,同时记录拍摄对象的故事。期间他所写的笔记和报告,是对作品的很有价值的补充,诸如:“环境非常糟,墙纸剥落了,灰泥坑坑洼洼的,地板也烂了。到处都是呛进喉咙里的潮湿味儿。厨房很小,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挂满了晾晒的衣服。”

  他还极之用心地拍摄了大量工厂工人照片,努力呈现不同于主流的工人阶级形象,也结集出版过,但其光芒被前述的作品所掩盖,值得另文介绍。  

  尼克·赫奇斯(Nick Hedges)

  ◆ ◆ ◆ ◆

  尼克·赫奇斯镜头下的六、七十年代英国贫民窟

  ◆ ◆ ◆ ◆

  作者│玛格特·米勒(Margot Miller)

  日期│2016年10月25日

  译者│吴季

  9月15日至18日,安东尼·伯吉斯基金会在曼彻斯特举办的尼克·赫奇斯(Nick Hedges)摄影展  

  1957年,保守党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对英国民众说道:“你们过得前所未有之好。”战时配给制终止了,而今,福利国家据称“从摇篮到坟墓”把每一个人都照顾起来。

  而后,五十年代让位给了所谓“摇摆的六十年代”。但英国仍有三百万人居住在令人想起维多利亚时代的贫民窟里。

  由肯·洛奇(Ken Loach)执导,为BBC制作的纪录片《凯茜回家》(Cathy Come Home)(1966),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无家可归家庭的困境,曝光了这一危机,在1966年催生了名为庇护所(Shelter)的住房及无家可归者慈善机构。该片于2000年入选“英国最伟大的百部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二名。  

  庇护所(Shelter)机构标志

  庇护所委托摄影师尼克·赫奇斯自1968年起,在三年间拍摄了英国一些最贫困社区的照片,以助于揭示作为大部分工人阶级的“家”的住房的骇人状况。赫奇斯在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布拉德福德、谢菲尔德、纽卡斯尔、格拉斯哥等地拍摄照片。  

  在公寓院子里玩耍的孩子,格拉斯哥马瑞希尔(Maryhill, Glasgow),1971年。(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为纪念机构成立50周年,庇护所在英国的谢菲尔德、伯明翰及曼彻斯特等城市举办系列展览,展出赫奇斯所摄的照片。为了给拍摄对象保密,这些总题为“让生活有意义” 〔Make Life Worth Living,直译:让生活值得一活〕的作品直到2014年才公之于众〔注:仅少数照片曾用于公开发布的报告中〕。照片首先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

  用赫奇斯的话说,他“深深震撼”于自己的所见。尽管如此,这些以黑白为主的图像仍有着令人难忘之美。在所有这些邋遢脏乱之地,赫奇斯展示了家庭和邻里如何深切地互相关心,极力保护彼此。

  他成功地以近乎经典的造型来抓拍对象,从而向观众传达出:这些人们真的很重要。

  在曼彻斯特,三天里有上千人观赏了照片,引发了当下的强烈共鸣。正如大曼彻斯特庇护所的项目经理约翰·瑞安(John Ryan)对世界社会主义网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展览的主要反应是,人们仍然生活在类似环境中,潮湿,年久失修,过份拥挤且负担不起。”

  他接着说道:“成千上万套公寓正在兴建,可有谁买得起呢?”“随着卧室税和普遍信贷的引入,福利给搅得一塌糊涂,从负债到无家可归是一条下坡路。”

  赫奇斯认同这些看法。谈到目前自己的作品展时,他说:“受庇护所委托拍摄这些照片时……我想象不到,几十年后它们的影响仍如此之大。”他又说,“得知当下有些人不得不生活在跟我多年以前拍下的照片相去不远的环境中,这真让人心碎。家应该是个安全和有保障的地方,但太多家庭却未能如此。”

  展览中的一些照片是用长镜头远距离拍摄的,显示出内城区是何等破败,例如,一幅格拉斯哥的戈尔巴尔区臭名昭著的公寓照。在遍布瓦砾和垃圾的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一扇扇没有玻璃的窗子黑洞洞的。

  还有的照片则是对如此这般的环境中挣扎求存的家庭的更切近的写照。

  赫奇斯的一幅漂亮之作让人联想到索尔福德艺术家L·S·劳里(L. S Lowry)的一幅以英格兰西北部工业场景而闻名的绘画。照片拍的是西约克郡布拉德福德的烟雾笼罩的排屋街上。父亲牵着孩子。面部看不清,主宰前景的折断的栏杆映衬着他瘦削的身影。  

  父与子,布拉德福德排屋的街道(Bradford terraced street),1972年(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每张照片都讲述一个故事。

  一位绅士,梳着时新的额发,年纪不定,很可能比实际年龄显得老。他的家是个单人间。他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裸体姿势斜倚着,周围是一只塞满烟头的烟灰缸,一只盛着吃剩的饭菜的没洗的盘子,还有几个消毒过的奶瓶——意味着屋里没冰箱。他陷入沉思。  

  邋遢男人躺在肮脏的床上,索尔福德,1960年代(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小巷尽头的孩子》是1972年在曼彻斯特所摄。小女孩的“游乐场”是一条垃圾遍地的街弄,周围是破旧的排屋。这是战争结束近30年后,但是看起来就像战区。一对没了牙齿的老夫妇正望着她。她是谁呢?她现在怎样了?  

  小巷尽头的孩子(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庇护所发出了呼吁,如果照片所摄的对象认出自己及其他人的话,务必主动出面告知。赫奇斯说:“我常常很想知道,我拍下的孩子们都遇上了什么事,是否过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

  赫奇斯对他的拍照对象怀着尊重和同情。他拍摄的一个住在潮湿地窖中,怀抱婴儿的母亲,让人想起早年的绘画大师笔下的圣母圣子。只不过,这位圣母身陷绝望。她没有煤气,没有电,没有热水,没有卫生间。她在卧室的炉子上做饭。  

  谢菲尔德,1969年5月。(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下面这张1970年摄于伯明翰的照片中,在“黑暗而肮脏的房间”里,一个小姑娘抱着自己的小妹妹,保护她。她身上崭新的连衣裙——可能要在最合适的场合穿——跟剥落的墙纸形成了鲜明对照。  

  住在劣质房屋里的儿童,伯明翰的巴尔索尔希思区(Balsall Heath),1969年6月(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这些照片吸引了观众。一张照片里,一个男人站在他与妻子、宝宝合住的单人间的壁炉旁。妻子俯向抱在腿上的宝宝。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目光越过家人,那压在他年轻的肩膀上的世界的重荷。  

  图中的家庭生活在极度贫困中。桌上没有桌布,盖着报纸,壁炉上也盖着用来引火的报纸,这种做法,当下会被认为有违健康与安全。家里没暖气,一位女士在屋里也穿着大衣。  

  有些单人房显然位于地下室。一间房里摆了许多张床,表明人满为患,这是结核病的温床。  

  母亲和孩子们,索尔福德,1971年(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尽管条件恶劣,但很明显,居住者们已尽力让家里保持干净。有张照片中,光线直射在洗净的衣物上,锅碗瓢盆一尘不染地挂着,墙上则悬着灰泥。图片里站在阴影中的年轻女子,过早地衰老了。

  下面这张照片摄于伯明翰的巴尔索尔希思工人阶级市区,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地板破损了的卧室的门口玩耍。当孩子从破旧的房间走出来的时候,她带着反抗的态度,似乎要爬出恶劣之地。  

  在废弃的房子里玩耍,巴尔索尔希思,1969年(尼克·赫奇斯为庇护所拍摄的照片)

  赫奇斯1943年出生在伍斯特郡的布罗姆斯格罗夫,1965年至1968年在伯明翰艺术学院学摄影。他在学生时代的最终计划是在伯明翰举办一场关于不良住房的展览。

  除了受托于庇护所之外,赫奇斯还创作了记录中部地区工厂工作的历时两年的摄影档案,以及一份关于东北部渔业的研究报告。  

  锁厂工人照片(尼克·赫奇斯)

  目前他和伯明翰大学的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一个名为 “城市化”的项目。

  展览中的照片摄于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领导的1964-1970年工党政府的后期,以及随后爱德华·希思(Edward Heath)领导的保守党政府的头几年。

  尽管战后的工党政府制定了大规模兴建公租房(council house)的计划,但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许多人仍然租住在贫民窟里,听任肆无忌惮的房东摆布。“拉克曼式剥削” 〔Rachmanism,直译“拉克曼主义”〕一词,就是得名于这个时期在伦敦诺丁山地区经营贫民窟的房东彼得·拉克曼(Peter Rachman)。

  展览的最后部分《过去与现在》对照了七十年代初与现今的住房状况,包括对当下许多人面临的肮脏的住房条件之详述。其中一张照片是关于一位名叫桑德琳(Sandrine)的妇女“跳蚤出没”、 没有厕所的家。桑德琳只能睡在椅子上。

  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今天的住房危机远甚于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末。

  用赫奇斯的话说,“充足的住房是文明的城市社会的基础。历届政府都未能提供,这是社会无所作为的可悲的标志。这些照片本应当让我们庆贺进步,然而它们只能让我们充满了挫败感。”

  早年的贫民窟已拆除,但今天,许多人仍然活在无法忍受的,过度拥挤的环境中。每座城镇的主干道上,每隔几码就有一个被依法列为无家可归的人。

  按照社区及地方政府部(the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发布的政府数据,2016年4月至6月期间,有15,170个家庭被列为法定的无家可归者,也就是被列为并非故意的、有生孩子等优先需求的无家可归者。这个数字比上一季度增长了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住在临时住所里的家庭数量也在增加,到今年〔即2016年〕6月已达73,120户,比去年增加了9%,比2010年增加了52%。

  2015年秋,估计有3,569人露宿街头。靠“沙发冲浪”( sofa surfing)过夜的人则有两三倍之多。〔注:“沙发冲浪”意为在朋友家借宿,通常几天后换地方。〕

  1979年,有42%的英国人住公租房。前保守党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引入公租房购买权之后,如今已降至8%以下。该政策在1997-2010年工党政府领导下延续。地方政府几乎放弃了兴建保障性住房,剩下的则正在被卖掉。

  《英国住房调查公报》提供的2013-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有440万人租住私人的房子,仅390万人租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所(公租房协会〔council and housing associations〕)。

  1965年的《住房法案》赋予租户的权属保障和公平租金保护,已为后来的有利于房东的议会法案——包括保守党通过的1980年的《住房法案》——所侵蚀,工党则从未将之废除。

  过往十年间,提供给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城市”在大多数城市里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7月,由工党管理的曼彻斯特市议会派出法警和警察,驱逐在曼彻斯特大学属地上住帐篷的无家可归者。地方当局日益频繁地动用严厉的《空间保护令》(Space Protection Orders),不让无家可归者建立起最起码的存身之所。

  庇护所正在与公众组织一场“住房大辩论”( Great Homes Debate),以订立一个与生活工资及政府兴建所需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相关的“新住房标准”。

  然而,过去的三十年里,每届政府上台时都老生常谈式地承诺建造“住得起的房子”。但不论哪里,都是啥都没做。

  《庇护所50周年》通过展览尼克·赫奇斯的富于力量作品发挥了作用,这些作品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原标题:Nick Hedges’s photographs reveal what Britain’s slums were like in the 1960s and 1970s(尼克·赫奇斯的照片揭示了六、七十年代英国贫民窟是啥模样)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网(https://www.wsws.org/en/articles/2016/10/25/hedg-o25.html)

  尼克·赫奇斯的照片网站:http://www.nickhedgesphotography.co.uk/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