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读书笔记】(12)2001-2007:走出危机 & 出口-投资双驱动

【经济史读书笔记】(12)2001-2007:走出危机 & 出口-投资双驱动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1997年的危机,是我国经历的第一次典型意义上的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理解这次危机及其处理方式,对我们理解后续的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逻辑,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这篇文章不仅仅是笔记,也会加入很多我自己的理解。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内卷、双循环和危机——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我简要介绍了危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这对我们理解中国经济有一定帮助。在此我略作改动,作为本篇笔记的第一部分。本篇笔记的剩余部分,以武力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为主,同时参考人民大学的报告。以下是正文。

一、2001年后走出危机的基本逻辑

  一个商品,如果卖出去了,最终只可能有三种去向:第一、被国内终端消费者买了,用于日常吃喝玩乐,这就是消费。第二、被国内企业买了,用于生产或扩建厂房,这就是投资。第三、被国外的消费者或企业买了,这就是出口。

  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者的总和用货币来计量,就是GDP(政府采购和投资会计入消费和投资中)。

  一个商品,如果国内消费者不买、国内企业不买、国外的消费者或企业也不买,那就卖不出去。当大规模的商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就出现了经济危机。所以经济危机又叫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相对于消费能力出现了过剩。

  1996年的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了过剩。当时一半以上的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50%。到了1998年,商品库存甚至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经济一定会出现危机。但是1998年的生产过剩,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危机,反倒是在之后几年被逐步消化掉了。

  经济危机体现为商品卖不出去。那么一个很自然的逻辑就是,我只要想办法把商品卖出去了,经济危机就暂时过去了。所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有两种传统的方法可以延缓经济危机:一是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二是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两者的实质都是一样的,把商品卖给以前不买的人【这里暂不考虑消灭生产力的方法,上一篇笔记中讲到了这个问题】。

  1998年之后,我国就是通过“对内深挖国内市场,对外开拓海外市场”,来延缓经济危机的。

  内部而言。1998年之后,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深挖国内市场,包括加速城镇化、开放房地产、加速西部、农村等基建薄弱领域的投资。其中对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开放房地产市场。1998年之前我国基本上没有住宅房地产市场,因为我国是福利分房。1998年的时候,为了刺激消费,国家终止了福利分房。也就是在这一年,庞大的房地产市场最终得以形成。这个市场具有极高的产业关联度,辐射冶金、化工、水泥、建筑、建材、金融、水电煤、保险、物业等众多行业。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消化了大量重化工业过剩产能。

  外部而言。2001年前我们出口受到诸多限制,很多国家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我们产品出口。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这些限制大幅降低。也就是从这几年开始,我们外贸订单大幅增加,国内产品潮水一般涌向世界。这消化掉了巨量的轻工业过剩产能。

  在内外两个新市场,也就是投资和出口的带动下,经济迅速走出阴影,形成了“外贸-投资”双驱动的经济模式,并且形成了内部和外部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循环,这两个循环的有效运转,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

二、外循环:2001年后外贸快速发展

(一)2001年后的基本情况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从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加入WTO后我国至少获得如下好处:(1)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可获得多边最惠国待遇,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2)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3)有利于吸引外资。

  一方面我们的市场更彻底的开放了,可以吸收利用更多的外资【不同产业逐步开放,可援引发展中国家条例保护民族工业(幼稚工业保护,出口补贴,关税制度弹性规定。比如,汽车行业六年后仍能保有25%进口税率)】,另一方面,外面的市场更彻底的开放了。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世界第三,吸引外资在2007年也是世界第三。外商投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产业【如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世界第一。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更深地嵌入全球价值链,逐步替代东南亚,成为全球的加工、组装中心。

  转引自人大报告

(二)外循环的基本分析

  外部循环对应着整个外贸出口。首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中国形成外贸顺差,获得大量外汇储备。其次,我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资金回流到美国。除我国外,其他外贸顺差国也会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众多资金回流,保持美元稳定,并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美国债市、股市等虚拟经济。

  美国虚拟经济市场不断膨胀(原因很多,不仅仅是资金回流),股市上升、房地产市场上升,美国老百姓的股票、房地产和手中的债券就不断增值,形成财富效应。什么是财富效应呢,就是他股票或房地产等账面财富增加之后,他更愿意去买买买,这就是财富效应。最后财富效应刺激美国人不断地消费,继而购买更多的中国产品。这就是外部循环,外部循环的本质是不断通过出口来带动经济。

  那么,外需是怎么拉动经济的呢?首先,外需增加导致出口订单增多,出口轻工业企业必然需要扩大生产,修更多的厂房,买更多的设备,这又导致重工业企业订单增多,重工业企业也会扩大再生产。这两者扩大再生产又会雇佣更多工人,导致对内销型轻工业需求增加(对食品、衣服等需求增加),形成良性互动。

align="" border="0"/>

三、以投资为主的内循环

(一)以房地产为例解析投资为什么能拉动经济

  1、房地产资金循环逻辑

  首先,老百姓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形成银行体系的巨额存款。其次,银行通过三个渠道,把这些存款投放到房地产市场。第一个渠道是土地开发市场。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土地储备公司或者投融资平台,比如某某市城市土地储备公司。银行将钱贷给这些公司,这些公司就用这些钱征收土地,搞土地开发(或者搞市政建设)。第二个渠道是土地买卖市场。地方将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买地的钱,也可以是贷款(这里融资形式很多,比如信托,民间借贷,等等)。开发商融资买地之后获得土地使用权,还可以继续向银行申请房地产开发贷,融资造房子。第三个渠道是房地产买卖市场。开发商建好房子后(其实大部分没有建好,基本都是期房),卖给老百姓。老百姓买房的钱,大部分也是贷款。老百姓用自己的存款,支撑了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终,再自己去贷款,消化不断升值的房屋。这就是当时的内部循环,内部循环的本质是不断通过城镇化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经济。

  2、房地产怎么拉动经济

  1998年,中国重化工业大量产能过剩,为了求生,曾关闭了很多的五小企业(一说五小企业,“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另有说法“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水泥、小化肥”,书中还提到小纸厂)。房地产市场发展起来后,这些过剩产能被大量消耗。

  房地产关联度很高,辐射冶金、化工、水泥、建筑、建材、金融、水电煤、保险、物业等众多行业。买房后还要买家具、家电,因此又能拉动不少轻工业发展,消耗轻工业的过剩产能。

  可见,房地产导致的大兴土木,消耗了重工业过剩产能(同步也消耗了部分轻工业过剩产能),并导致重工业扩大再生产。重工业扩大再生产,又需要更多劳动力,进一步导致内销项轻工业需求增加(对食品、衣服等需求增加),这两者又形成良性循环。

  3、房地产发展情况

  1998年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央作出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指定“住宅产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启动居民住宅消费。

  1998-2002,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15%左右。住房产业年均增长20%,城镇住房和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由1978的0.78%增加到7-7.8%之间。2003,《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房地产开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从1998的12.7%上升到18.8%。

  除住宅地产外,2000年左右,商业地产在北上广深逐步兴起。同时,二手房交易兴起。房产中介、物业产业均兴起。2005年3/4月出台新老国八条,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但越调控房价涨得越快。

(二)2001-2007年我国主要的投资领域(除房地产外)

  除房地产外,2001-2007投资的落地领域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区域开发(典型代表是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建设。

  1、城镇化

  (1)城镇化快速发展

  事实上,1993年开始,城镇化就逐步发力,2001-2007年,城镇化持续加速,到2007年,城镇人口5.94亿,城镇化水平44.9%【1982为21.1%】。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生产总值占gdp63.2%【2006年】。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和1000亿元的城市分别是11个,51个,2008为22个,88个。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投资搞基建,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排污、供热、供电,等等】,这会带动重化工业消耗过剩产能。同时,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比如某钢铁企业招工),轻工业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进而带动轻工业增长。

  (2)城镇化中的问题

  首先是户籍管制。

  其次是小城镇发展缺乏规划。小城镇发展原动力是农村工业化,但一直没用统一规划,因此小城镇化发展和投资体现出盲目性,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落后。

  2、西部大开发

  改革前,西北各省人均gdp高于福建,青海人均gdp比广东还高。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向东部倾斜,东西部差距迅速拉大。1997年,西部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gdp的62.7%,与广东福建相比差得更远。1978-1997,东部gdp占全国比例从52%提高到61.4%,西部从17%降低到14.8%。

  1999年首次提出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加快基建,加强生态环保,加强农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等。2000-2007,西部gdp增长较快,超过同期国内均值,相当部分归功于固定资产投资。2000-2007年,中央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15000亿元,国债、预算投资等合计安排7300亿元,同时安排各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92项,投资总额1.3万亿,主要有: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等工程,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等等项目。

  书中描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2000-2004年,西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年均增长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一些重点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等70多项,合计投资9800亿元【铁路,青海公伯峡水电站,兰渝输油管线,重庆高架轻轨,西部公路建设,等等】。

  西部大开发也消耗了大量的重要工业过剩产能,带动经济的基本逻辑与城镇化、房地产投资类似。

  3、农村建设

  (1)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

  1985年以来,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包括教育、医疗、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2002农村养老社保覆盖率仅2.3%,而城镇71.7%。

  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取消农业税。其时,农业税仅占各项税收的不到1%。加上其他税费减免,农民共计减负1250亿元【但每个人获益并不多,与化肥涨价等因素比起来,作用不大】。

  (2)农村建设

  一方面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为了能够消耗过剩产能,中央加大对农村的投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支出都要向三农倾斜】,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保的覆盖。

  中央安排各种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和医疗等建设。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三农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2003-2008,共投入中央财政2.15万亿,年均增长22.7%。加大对农业的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这些补贴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扩大,直到2013年见顶后回落,到2021年底,差距仍远大于1985年,并且大于1978年。

四、小结

  1、2001年后,我国通过扩大出口、加大投资,形成了“出口-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了危机。

  2、出口方面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特别是依赖欧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其时,美国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通过降息的手段刺激经济,这使得美国房地产不断高涨,越来越多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金融机构开始向资信较差的群体大量发放贷款。财富效应带动美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上升,但也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

  3、投资方面分几方面来说。(1)当时很多投资,的确是投向了我国的基建短板项目,比如公路、铁路、通水、通电,等等,这些项目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一方面有助于补齐我国经济的短板。(2)这些项目在补齐短板提高居民生活的同时,消耗了过剩的产能,拉动了经济发展。这与2009年后的情况很不一样。2009年后,大量项目是无效项目,既不产生收益,也无实际作用,比如在18线小县城修建机场,这种项目唯一的作用就是短暂消耗重化工业的过剩产能,把风险延后。(3)虽然2001-2007很多项目都是在补短板,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项目周期到期后,过剩产能就会堆积。由于很多基建项目属于非生产性投资,项目完结后对应的产能就会过剩。比如修公路,修的时候,需要买大量的重化工业产品,消耗过剩产能,并催生更大规模的产能。基建周期内,为满足市场需求,重工业领域各行业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但是,路修完之后怎么办呢?以前卖给修路单位的钢筋水泥现在又卖给谁呢?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么办?你也许会说,那就再修一条路。这可以继续延缓危机,但是路总有修完的时候。也就是说,一旦城镇化/农村建设进程慢下来,各个基建项目周期就会陆续完结,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就会凸显出来。

五、附录:1997-2007其他重要事项补遗

(一)2001年前的补遗

  农业。农林牧渔中,农业比重进一步降低到55.7%。农业的种植业中,粮食比例进一步降低到69.4%,经济作物和饲料比例进一步上升。

  工业。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大力压缩落后产能。1997年后三年内,纺织行业压缩1000万锭产能,冶金关闭大量小钢铁企业,煤炭关闭小煤矿4.73万处,石化取缔6000多处土炼油厂,电力行业关闭305台小火电机组,建材方面关闭大量小的水泥窑、小玻璃产线,等等。

  第三产业。迅速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九五期间,全社会从业人员增加4020万,其中第一产业513万,第二产业564万,第三产业2943万。第三产业不仅吸收新增加的,还吸纳一二产转出来的。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缓解。在积极财政持续作用下,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3.87万亿元。城乡基建:新建了大量道路、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江防河防,建立大量的粮食储备仓库,新建、改造农村电网。能源方面:新增石油天然气供应,新增大型发电机组9400万千瓦。交通运输:铁路、高速公路若干。新增内河航道若干。通信:八纵八横光缆为主体的省际干线传输网。

(二)2001-2007年重要事项补遗

  十六大以来【2002】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以工业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以后进一步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出口结构开始优化(标志着工业结构在改善)。以前主要是加工贸易,现在一般贸易增多。

  农民工。90年代末有一段时间限制农民工进城,wto后全部放开【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发文清除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

  1999年提出“两个确保”,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保证国企离退休人员得到收入,将之前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30%。然而贫富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财产差距和收入差距并存,富人持有的财产大大增加。提出到2020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

(三)评论区中网友的补充

  该位老哥完整经历、参与了整个改开年代的经济变迁,他对本篇笔记补充如下(很有价值的补充)。

  1、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上世纪50年代,《论十大关系》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1)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2)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上世纪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前强调,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我的体验:经过20年的建设,到70年代初,城市分布比较均匀,带动作用开始明显。例如我插队的农村,虽然地处安徽,因周边有南京、马鞍山、巢湖、合肥等城市,农民的见识和生活并不输于江南农村。新的企业不断建成,招收知青和符合条件的青年农民进厂,我进的企业中,当年招收的除了知青,还有当地符合条件的青年农民。而1958年平地而起的马鞍山,更是不断吸纳着周边农村青年劳动力。80年代分田单干初期,农民一边种地,一边将农产品卖到附近城市,生活过得很安逸。90年代开始,投资集中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而中西部城市则逐渐衰落。从那时起,我插队所在地的农民开始远走北上广深,2001后,中青年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农村失去了以往的精神气。

  中西部的恢复和发展,有待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但困难不会小,“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我所在的地区,将科技指标列入市管干部的主要考核指标。80年代开始武汉,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开始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01后迅速发展。

  3、2001年,企业转制基本完成。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