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二十四章 七月分兵,粟裕的败仗

解放战争-第二十四章 七月分兵,粟裕的败仗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一、华野居然要分兵了?

  在完成战略转化的“品”字形布局中,还有一支重要的部队,那就是“陈粟大军”。

  6月底,华野突然收到了一封毛泽东发来的电报,这封电报一改往日要求陈粟集中优势兵力在内线歼敌的方针,竟然破天荒的提出令华野分兵,主动到外线出击的指示。

  这无疑令陈、粟二人感到困惑,要知道在孟良崮战役之前,包括孟良崮战役,华野可以说打了很多奇仗,险仗。这些奇仗和险仗各有不同,有时候是打敌人的冒进,有时候是打敌人的虚弱,有时候是驰骋上百公里去打敌一部。而孟良崮战役更是直接从齐头并进的国军主力中,把张灵甫整编74师从中间挖出来打,可谓奇之又奇,险之又险。但是所有的这些战役无一例外,都是集中了绝对的优势兵力,以确保将其彻底歼灭而进行的。

  在1947年的5月份打完孟良崮战役之后,华野便一直没有寻觅到打大歼灭战的良机。如果说按照当时的局势去分析,华野继续坚持原来的战术方针,集中全部主力在山东内线,等待机会再打一两个像孟良崮那样的战役,这种可能性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因为华野仍旧有五十多个县城在手且连成一片,又有胶东和渤海地区可以周旋,其生存危机固然严重,却又不如陕北情况那样严重。

  那么,为什么6月底,毛泽东突然一反常态,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却作出了令华野分兵的指示?这显然违背了他自己一贯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原则。

  其实只需要把刘邓、陈谢、陈粟三支军队联系起来看就知道了。六月底,刘邓大军已经出动跃进鲁西南,开启了千里跃进的第一步。从战略上说,刘邓大军固然有自己的战略任务,也就是插入敌人心脏腹地,调动敌军回援,完成中原的战略布局。但是,从战术上说,人家千里奔袭,冒着不要大后方的巨大风险,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帮助缓解山东和陕北两个被重点进攻的战场上的压力,简单说,就是抛家舍业的替你们抗揍来了。现在刘邓大军已经到了山东境内,即鲁西南一带,孤军深入本就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反过来当然也需要华野的配合与支援。你不可能说人家都到你的地盘上帮你抗揍了,你还说:你先扛着,我再等等,看能不能再吃块肥肉。

  这还是从战术上说的,从战略上看,华野自己也有自己的战略任务,那就是跳到外线去,深入国民党后方,从战略防御完成战略进攻的转化。你或早或迟总是要跳出去的,跳出去越晚,固然再次寻觅到孟良崮那样的战机的机率越大,但是另一方面,敌人的压缩也越来越窄,华野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于是就有了毛泽东发来的那封分兵的电报,这封电报的直接结果,就是促成了华野战史上的“七月分兵”。

  陈、粟二人起初虽觉困惑,但刘邓大军既然已经决定进入鲁西南,那么料想全国战局定有重大变化,于是开始执行七月分兵的指示。

  “七月分兵”,提出将华野分为三路,一路继续坚持内线作战,一路出击鲁西,一路出击鲁南。之所以额外分出两路来,一路去鲁西,一路去鲁南,一方面是支援和配合刘邓大军,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战略任务,将来能以这两个地方为依托,在豫皖苏一带站稳脚跟,从而与陈谢大军、刘邓大军形成三路大军扼制中原的战略局面。

  但是华野接下来所发起的战役,却远没有预计之中的顺利。

  二、胡琏的整编十一师

  华野将全部主力一分为三。

  第一路:以1、4两个纵队,组成左路兵团,由叶飞、陶勇率领向鲁南挺进;

  第二路:以3、8、10三个纵队,组成右路兵团,由当时的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渠、政治部主人唐亮率领,向鲁西挺进;

  第三路:以华野剩下的主力2、6、7、9四个纵队,加上华野的特种兵纵队,由陈毅和粟裕直接指挥,继续原来的内线作战。

  从分兵的配置来看,华野分出了一半的兵力用于外线出击,而外线出击的这一半兵力又一分为二,分别朝鲁西、鲁南进军。

  其实分兵并不可怕,表面看它与集中优势兵力是矛盾的,但是局部之下还有局部,只要保证你在进行的局部战斗中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的,那么它就不会违背集中兵力的原则。

  但是从总体看,你又是分兵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发起的局部战斗,或者你要打击的局部对象,必然要比以前大兵力集中的时候要弱很多,要小很多。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在总体分兵的情况下,局部依然可以实现绝对地集中优势兵力。

  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比既定的原则要复杂很多。

  分兵以后,还在内线指挥作战的粟裕准备发起新的战役,这一次他把作战目标瞄准了胡琏的整编十一师。

  整编十一师,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里最强的主力师。十八军是陈诚起家的资本,被称为土木系的支柱。之所以叫土木系,是因为土字拆开是“十一”,指的就是整编十一师,而木字拆开是“十八”,指的则是十八军。要说十八军中哪支主力最难打,战斗力最强,非胡琏的整编十一师莫属。胡琏的整编十一师,几乎就代表了五大主力之一。

  而十一师师长胡琏,在国民党中向以作战勇猛又工于心计而闻名。国军中对他的评价是:带兵用人唯能,作战警惕性高,能够依据对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国军中,胡琏作为一个整编师师长,却能够与国军西北兵团司令胡宗南被并称为“二胡”。胡琏后来被称为“金门王”,胡宗南则有“西北王”的美誉,但是国军将领中却流行一句话:“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胡琏本身作战就十分谨慎小心,而孟良崮战役之后,其行动部署更是步步为营,处处设防。当整编十一师进驻南麻的时候,粟裕决定依靠内线的兵力,再打一个像孟良崮那样的大胜仗,这个大胜仗的目标当然就是整编十一师。毫无疑问,如果能吃掉整编十一师,那不仅是一次大胜仗,也是对刘邓大军最为有力的支援和策应。

  可是问题在于,像整编十一师这样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其实力完全不弱于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当初吃掉七十四师的时候,是倾尽华野全力才打赢的。现在情况却不同了,华野兵力一分为三,陈、粟二人所指挥的部队只有原来的一半。那么,为什么粟裕敢在这样的形势下去打整编十一师?完全是头脑发热吗?事实并不尽然。

  这是因为此时粟裕指挥的兵力虽然只有原来的一半,但是因为华野的另外两支部队,即叶飞、陶勇兵团和陈士渠、唐亮兵团分别出击鲁南和鲁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民党在山东的后方基地,迫使鲁中的国民党军无法西援。这样就不用配置太多兵力去阻击和打援,于是从当时的兵力配置上看,粟裕依然可以对整编十一师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孟良崮战役之后,华野上下士气高昂,各将领战士们但觉天下没有打不赢的仗,对于弱小零散的国军部队往往已经看不上了,总是想要寻找国军的精锐来打,说是什么“宁啃一个硬核桃,不吃三个烂葡萄”、“要打就打精锐”。

  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粟裕发起了对整编十一师的围攻计划。

  士气高昂,敢于同敌人精锐作战,这绝不是缺点,但是如果在战术上轻视对手,藐视敌人,那就非常危险了。

  对整编十一师的围攻计划中,华野在兵力上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粟裕并没有因为一连串的胜仗,就轻易违背这一战术原则。可是虽然都是敌人的精锐,但整编十一师和原来孟良崮战役中的整编七十四师却截然不同。这个不同点,并不在于这两个主力师的兵力、装备、作战素质的差别,甚至不在于其指挥官的个人能力,关键点在于,当初打整编七十四师的时候,它是一支正在移动的精锐,而眼下的整编十一师,却是一支正处于防御固守的精锐。都是精锐,却因为所处状态不同,其战斗力的强弱也截然不同。

  胡琏在指挥整编十一师进驻南麻以后,便立即督促官兵昼夜修建工事。从地形上看,南麻北、西、南三面都是山地,东北面是一个小丘陵,北面的山地上有一个隘口,隘口狭窄,一个营的兵力就可以封锁自北而来的通道,这样的地形本来就易守难攻。

  但是胡琏仍旧没有轻视任何被歼灭的可能性,他命令大军驻扎在南麻以后,又连续做了三件事,以预防可能遭到的华野攻击。

  第一件,胡琏下令在南麻四周方圆五公里的范围内,所有重要据点都修筑起了以子母碉堡为中心的工事。这种子母碉堡和一般类型的碉堡全然不同,一般类型的碉堡依地而筑,碉堡与碉堡之间没有联系。但胡琏命令修筑的这种子母碉堡不同,在碉堡的下面,还修建了交通壕,这交通壕就相当于碉堡下的地道,有了这种交通壕,碉堡和碉堡之间,碉堡和后方作战部队之间就通过地道打通了,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着的。其中任何一个碉堡遭遇猛烈袭击,那么另外的碉堡,或者后方部队,都可以通过地道及时补充和支援。

  完成这第一件事以后,胡琏又命令部队做了第二件事,在所有子母碉堡的外围,设上了三至四道鹿砦和铁丝网,还埋下了大量的地雷。于是,原本就有2000多个子母碉堡的防御系统,再加上层层的铁丝网,密集的地雷群,还有本就易守难攻的地形,几乎形成了一个钢铁般的防御墙。

  但是对于胡琏来说,这显然还是不够。在这两件事之外,他还做了第三件事,那就是组织部队进行了一次抗攻击演练。有了这样的演练,不仅是防御体系坚如堡垒,就是实际作战中可能遭遇的各种突发情况,国军也都提前了然于胸。

  这种防御固守的部队,和当初进入坦埠后连重型装备都无法展开,部队完全没有防御准备的整编七十四师实不可同日而语。

  三、连续的失利

  七月十七日,暴雨。

  华野各部队一早便到达了指定的攻击位置,攻击很快就开始了。

  韦国清指挥第二纵队,负责南麻正面阵地的攻击。原本料想要不了多久,至少可以打开一个缺口,可事实却是,连续三天,他们连前沿阵地都无法突破。胡琏命令修筑的子母碉堡给二纵的攻击带来了远超出预想的巨大困难。

  放在以前,只要集中足够的火力朝着某个碉堡群猛攻,即使再坚固的堡垒,总有被攻破的时候。可是胡琏这次的碉堡,不仅仅是外围的鹿砦、铁丝网和地雷群会造成攻击部队的大量伤亡,更令华野官兵意想不到的是,当你感觉一个碉堡群已经被打得几乎弹尽援绝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其火力突然又凶猛起来,好像对面那几个碉堡根本打不完一样。

  这就是子母碉堡与普通碉堡的区别,此前华野官兵们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碉堡。原因就是在整个碉堡防御体系里,碉堡与碉堡之间都是通过地下交通壕连通的,一旦某个范围内的碉堡群受到猛烈攻击,其余碉堡里的兵力,以及后续部队会立刻从地下通道里补充进来。而任何正面进攻的部队,是不会把所有兵力都平均分配的,一定是集中大兵力对其中一个点进行打击,以求打开一个缺口使战士们突破进去,然后再瓦解整个防御阵地。可是,现在有了这种连通的子母碉堡,你打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瞬间变强,而且你根本察觉不到,所有的火力都立刻集中在这里进行防御,想要突围进去实是千难万难。

  而从西北面进行攻击的许世友第九纵队,从南面进行攻击的王必成第六纵队,同样受到相似的防御抵抗,连续三天也是寸步难行。

  华野的整体攻势已经渐渐露出了失败的迹象。

  同时,在华野朝着整编十一师猛烈进攻的时候,国民党整编二十五师和整编六十四师正奉命向南麻增援。整编二十五师的师长黄百韬是华野的老对手了,粟裕从苏中一路退到山东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有重大战役,此人的二十五师总是极力增援的那股部队。黄百韬与国民党里很多坐山观虎斗,胜则出兵,败则不救的将领不同,此人虽不是蒋的嫡系爱将,但是又不是靠割据起家,而是靠着国军系统里的高官提拔起来的,因此对蒋极为忠诚。友军有难,此人往往拼死相救。此前,因为每次作战速度都极快,阻援又非常得力,因此增援往往还没来,战斗已经结束了。可是这一次却不同了,华野整整打了三天,连前沿阵地都突破不进去,更不要说歼灭整编十一师,时间越拖下去,国军增援的部队就越近,粟裕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此时华野伤亡已经十分巨大,如果不拼死突破,那么整场战役必然惨烈失败。而如果继续突破,万一还是没有突破进去,待黄百韬增援到来,整编十一师那时候就不是防御了,很可能主动出击,华野这几个纵队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战斗进行到第五天,也就是7月21日晚上,粟裕知道失败已然成为定局,再打下去后果就更严重了。终于,他与陈毅一致商议,最终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南麻战役,对于向来追求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解放军来说,绝对是一次代价十分惨重的战役。战斗结束后,全军伤亡一万多人,其中九纵伤亡四千多人,六纵伤亡两千多人,负责正面攻击的二纵伤亡四千多人。

  然而,整整五个昼夜的南麻战役,仅仅消灭了胡琏守军的一个团。

  这对于从苏中一路过来,几乎每战皆能大量歼敌的我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挫折。同样的,它对于指挥员粟裕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挫折。但是,这场战役此时还没有结束,挫折也同样没有结束。

  从南麻撤出的华野部队决定北移到临朐西南一带进行休整,可是在撤退途中却发现,临朐一带已经被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占领。

  情报显示:进入临朐的是整编第八师的先头部队,师主力还并未到达,敌人也还没来得及修筑防御工事。

  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爬起来,虽然刚刚在南麻遭遇了巨大挫折,但是此时要打一个还未构筑防御工事,又仅仅只是先头部队的一支国军,仍然还是绰绰有余的。切不可因为刚遭遇了失败,就畏首畏尾,于是粟裕决定立刻发起新的攻击,将临朐一带的国军全部消灭。占领临朐以后,若整编第八师还敢过来,那就正好将其歼灭。

  然而事实却证明,粟裕的这一举措,并不是遭遇失败后的冷静与沉着,相反,却带有急于求胜的急躁与冒险。

  临朐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此时刚刚经历了暴雨的洗礼,临朐城外因连降暴雨而汪洋一片。刚刚在南麻遭遇了巨大挫折的华野官兵,又要在大雨之中对临朐发起攻坚战。可是也恰在此时,粟裕又得到了新的情报,整编第八师的主力已经全部达到临朐。如果说,此前只是攻击临朐的第八师先头部队,那么还带有敌人立足未稳的突然性,但是此时第八师已经全部到达,再继续在大雨之中打这样的攻坚战,就显得十分冒险了。

  然而,粟裕的决心没有改变。

  在刚刚遭遇了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又急于在大雨之中朝着临朐发起攻坚战,其作战艰难程度虽不及南麻,可是要想取得胜利也十分困难了。战斗又进行了五天五夜,临朐并没有成为华野就地翻本的战场,恰恰相反,临朐成为了又一个南麻。

  南麻和临朐接连的失利,使得原本分兵出去的华野左路兵团,右路兵团因为失去了侧翼钳制,也身处于极大危险之中。进入鲁西和鲁南一带的华野两路兵团,也接连在对济宁、汶上、邹县、滕县几处的攻坚战中连续失利。

  四、黎明前的黑夜

  华野的连续失利,一度给山东的国民党军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认为山东的共产党军队“已溃不成军,不堪再战”。自孟良崮战役以来,国军认为自己终于一雪前耻,有时候“一个团也敢一路尾随我们。”国军的电报里出现了极其狂妄的字样,他们把左路兵团的一纵称为“西瓜”,四纵称为“面包”,通话中总是充斥着“吃西瓜、啃面包”之类的狂妄之语。

  “七月分兵”以来,不仅陈粟部队没有打好,分兵出去的华野左、右两路兵团同样没有打好。粟裕言念于此,当真五内如焚。在写给毛泽东的战役总结报告里,粟裕除了分析了华东野战军在战略战术上的不足之处外,同时认为,在作战中出现的过分乐观心理,对敌人的轻视心理是造成失利的重要原因。

  从战役的过程来看,也确实如此。不仅是分兵之初,粟裕就把打击对象瞄准了战斗力最强的整编十一师,而且是在十一师处于绝对防守地位的时候选择发起攻击,这无论如何都有对敌人精锐的轻视之嫌。而分兵出去的左、右两路兵团,原本兵力就较为薄弱,但是他们在进行攻坚战的时候,居然两路军队都出现了把原本薄弱的兵力再次分兵,企图同时拿下两个以上的县城的乐观心理。粟裕后来回忆,在发起南麻战役之初,他几乎没有考虑过可能出现的攻不下的情况,而是事先就想好了等拿下整编十一师后,再乘胜歼灭前来增援的黄百韬整编二十五师,以及六十四师等,到时候再与左路兵团在蒙阴来个大会师,这样的仗打得才够痛快。因此,在部署上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考虑过打援为主,或是挑弱的先打。而叶陶兵团和陈唐兵团,起初深入敌人后方之时,敌人完全没有预料到,因此一路凯旋,这本来有攻其不备的绝佳优势。可是他们却认为国军不堪一击,于是先后再次分兵发起攻坚战,结果又是处处失利。这就造成了“七月分兵”以来,华野处处吃了败仗。

  粟裕对战役的总结是精准的,但是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整个华野乐观情绪的真正来源到底是什么。“七月分兵”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在战术上吃掉敌人多少兵力,恰恰相反,它的核心目的,是与刘邓大军配合,完成各自的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化任务。也就是从被压缩的解放区打出去,到敌人的占领区进行作战,要完成这样的部署,就必须分兵打到外线去。

  可是,这样的战略进攻,并不是在敌我双方实力发生了根本逆转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来说,你要展开战略进攻,应该是实力已经超越对手,至少也是实力已经相当的情况下才会有所谓的战略进攻。这种进攻一般已经是黎明的曙光了。但是毛泽东所部署的战略,却与历史上所有军事部署皆有不同,因为它是人民战争,解放军所到之处可以迅速和群众结合起来,不但不会沦为流寇,而且可以迅速生根发芽。所以,当陕北和山东遭遇国民党军大兵力的重点进攻时,共产党的部队反而可以通过分兵到外线的方式,来瓦解国军的重点进攻。倘若不是人民战争,那么在遭遇蒋这样的重点进攻时,一旦分兵,则必然是被各个击破。

  但是,正因为是在敌我力量没有逆转的情况下展开的战略进攻,这种进攻就与一般的进攻大大不同,非但不是黎明的曙光,反而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刻。如果认为战略进攻就是胜利的曙光到来了,那么必然要遭受极大的挫折。

  好在这种挫折是战术性的,是短暂的。陈、粟二人在南麻和临朐战役后,一度二十多天的时间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打,直到毛泽东给他们发来电报,指示其一切原则以完成战略转变为核心,除留下内线部队与国民党纠缠之外,行动的重心是迅速进占鲁西南,为战略转变打下基础。这时陈、粟二人才真正明白战略进攻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不是吃掉多少国军,而是打到敌人后方,扰乱敌人部署,力求在敌占区站稳脚跟。

  很快,华东野战军重拾信心,在鲁西南一带发起了沙土集战役。他们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抛弃了一定要打精锐,啃“硬核桃”的战役思路,把目标瞄准了国军整编五十七师。

  这一仗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沙土集战役,歼灭了国民党整编五十七师师部和两个旅共九千五百余人。原先被动的局面很快扭转,华野迅速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转化。

  在打出去的过程中,不管是华野内线部队,还是其余几个战场的内线部队,都曾遭遇到空前的压力,华野还出现了“七月分兵”后的战役挫折。在解放区内线最为困难的时候,一度出现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很多人想不明白,咱都战略进攻了,都去打别人了,为啥这仗还没以前打得顺利,压力还比以前更大了?

  其实这本不难理解,原本两个人承担的压力,现在要跳出去一个人,去进攻敌人的后背,在跳出去这段时间里,原来的压力瞬间压到一个人身上,可不是更困难了吗?所以,我们才说它不是黎明时的曙光,而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这时,毛泽东开始强调:“大约再坚持一个月至多两个月,局势就会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毛泽东解释到:“在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主力跳到外线作战的同时,只要内战顽强坚持,把国民党的主力牵制住,当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出解放区回援外线战场的时候,他们的被动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而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全局上赢得主动权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毛泽东的预想正一步步的成为现实,9月初,华野沙土集一战后,国民党军不得不调动山东内线战场的兵力进行“扑火”。而此时,陈赓、谢富治大军已经开始进入豫西,蒋介石集团又不得不调动进攻陕北的军队,以及部分其余战场的军队再次“扑火”。到了此时,蒋军的重点进攻已然瓦解,处处起火的处境,使得国民党军日渐处于被动应付之中,战场的主动权正在一点点丧失。在整个辽阔的中原战场上,一个全新的局面逐渐诞生了。

  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快要来了。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