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是什么梗?要听懂刀郎新歌,恐怕得学点中医和传统文化

维特根斯坦是什么梗?要听懂刀郎新歌,恐怕得学点中医和传统文化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网友们想怎么理解、怎么解读都可以,至于究竟是不是那样,刀郎保持沉默,无可奉告。就算有心里的真实想法,对不起,也是不可说的。

  最近,刀郎一首新歌《罗刹海市》火了。

  坊间传言,都说这是一首寓意满满的讽刺歌曲,主要针对“那坤公峰”。笔者一时好奇,找来听了听,没想到竟然越来越上头,又赶紧把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罗刹海市》找来读了读,再研究了一下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履历,居然品出了点儿不一样的味道,特来抛砖引玉。

  在蒲松龄的笔下,有位商贾之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名曰马骥,有“俊人”之美誉。其父年老之际,将儿子唤来跟前,嘱咐道:“光读书没什么用,仅凭几本书,饿了不能煮来吃,冷了不能当衣穿,还是继承为父衣钵从商吧。”

  由此,马骥走上了经商之路,跟着别人去海外进货,不曾想在海上遭遇飓风,几天几夜后漂至一都会所在。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所见之人相貌皆奇丑无比,故乾坤颠倒、以丑为美。看见马骥来了,以为他是妖怪,于是“群哗而走”。刚开始,小马同学不知其故,也很害怕,后来慢慢洞悉了个中缘由,遂反以此欺罗刹市人。时间久了,小马同学入一山村,发现这里倒是有几个长得像人的,但衣着破烂,俨然如同褴褛乞丐。

  村里的人皆相貌丑陋,远远望着,不敢上前。久之,觉得小马同学笑容可掬,也没什么恐怖的动作,便认为他不是食人者,遂敢稍稍上前。小马同学便与之笑语攀谈,还坦诚地告知其自己的由来,一来二去,熟悉之后,村人便不再恐惧小马同学,与他打成了一片。

  当村人送来罗浆酒时,小马同学趁机询问其相貌骇人之故,村人回答:“曾经听祖父说,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但耳食之,今始信。”

  小马同学又问,你们这里为什么这么穷?

  村人说:“我国所看中的,不在文章,而在形貌。最美的,可封为上卿;次者,可任民社;长得差的,也可以受到贵人宠幸,得鼎烹以养妻儿子女。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

  问:“此名何国?”

  曰:“大罗刹国。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由是,小马同学决定去罗刹国都城走上一遭。结果发现,“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的最丑之人,居然是相国。相国之下,各种官员,都是一副狰狞怪异的模样。不过,随着官职越来越小,相貌丑陋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轻。

  作为外来的异人,小马同学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于是,许多搢绅大夫,都争着与其相见,欲增加自己的见闻。国王也听说了小马同学,本欲召见,却被二三个大夫以“其人怪状、恐惊圣体”为由劝阻。

  小马同学寄宿在别人家中,某日与此间主人把酒言欢,酒熏耳酣之际,以煤涂面,扮作张飞,而后把剑起舞。主人见此情形,大赞其美,并竭力劝说小马同学以此为容去见宰相,谋取厚禄。

  在正式出发前,主人还特地设筵,邀请当路者,令小马同学绘面以待。这些客人纷纷惊呼:“怪哉怪哉!为什么之前那么丑,而现在却这般漂亮呢?”

  小马同学婆娑歌唱“弋阳曲”,一曲唱毕,在座无不倾倒。

  次日,国王接见了小马同学,一番交流之后,国王大悦,当天就拜小马同学为下大夫,不时与其私宴,一时恩宠备至。

  然而,时日一久,其余官僚渐知其“张飞黑面”之假,遂妒忌心起,议论纷纷,有意处处孤立小马同学,令其感到不安。随后,小马同学只得请求退出,上面不许;又告休沐,这才给了三个月的假期。

  看完这段,不知诸位以为如何?与刀郎当初参赛的遭遇相比如何,是否有颇多相似之处?

  十三年前,被誉为“草根顶流”、“西域浪子”的刀郎遭到同行抵制、资本打压,不得不隐退歌坛。据说,在2010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歌手节目中,有大姐“跳了起来”,一直想上头条的那位则鄙夷地表示,刀郎的歌没有美感,是给农民欣赏的。最后,刀郎被“一票否决”,取消了参赛资格。

  刀郎在当红时期退隐,当时有传闻称,刀郎被乐坛大佬封杀了,刀郎嗓子受损,不再适合演唱等等。

  不过,如果只是以为刀郎在借《罗刹海市》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情绪,那就太肤浅了。

  敢问,罗刹是什么?

  《慧琳意义》卷二十五中记载:“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所以,罗刹就是食人肉的恶鬼。

  罗刹海市,恶鬼当道,自然以丑为美。

  可是,这“以丑为美”的风气,是否也折射在相距“两万六千里”的中国大地上呢?曾几何时,东方的审美情趣一度被人恶搞,“以丑为美”在社会上大量流行,从某影视公司赠送苏州某公园“吐舌头”的巨丑老子像,到某美院设计的“眯眯眼”丑模作品,此等妖魔鬼怪之事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所以,那种以为刀郎新歌只讽刺几个人的说法,明显是格局小了。

  《罗刹海市》中有这么一句歌词:“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这句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多数没有学过中医的人都看不懂。

  其实,“七冲”是中医术语,即《难经》中的“七冲门”,指的是人体消化系统从上到下的七道关门,依次是:

  1)嘴唇,飞门;

  2)牙齿,户门;

  3)咽喉会厌,吸门;

  4)胃的入口,贲门;

  5)胃的出口,幽门;

  6)小肠大肠相连处,阑门;

  7)肛口,魄门。

  人食五谷,任何吃下的东西,都要经过消化系统的这七道关门的。

  而歌词中的“焦海”,指的是三焦。三焦分上焦、中焦、下焦,掌控人体水谷营养吸收、气血循环,主要包括“前胸血海,中腹水谷之海,下腹气海”,因此也被称作焦海。

  而“三寸黄泥地”则是指脐下三寸小腹内的大肠所在,食物经过前面的消化后进入大肠,精微物质已被吸收,剩下的都是些“黄泥样”的糟粕。

  所以,最后有进有出,排出去后,回头一看,那也是片“三寸大小”的“黄泥地”。

  再来看看“生儿维特根斯坦”又是个什么梗。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是20世纪可萨犹大造神运动下产生的一位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恰如爱因斯坦、毕加索一样,都被塑造成为了犹大的杰出人物。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于西方逻辑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数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1889年,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维也纳出生。作为犹太人,其祖籍为德国萨克森(今德累斯顿)。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闻名全欧的钢铁大亨,共育有八个子女,维特根斯坦排行最小。路德维希是奥地利当时的犹大豪门,但这个家族有个特点,男性基因多出神经病,动不动就玩自杀,父亲和哥哥都这么干。

  幼年时,维特根斯坦反应很慢,父亲曾一度认为自己生了个傻儿子。与此相反的是,哥哥姐姐们却都显得很聪明,很早就在各方面展露了天赋。

  少年时代,维特根斯坦与落榜美术生都在林茨中学就读,虽不同班,但同年级。

  也就是说,这两货算是同学。

  不过,在校期间两人没有太多交集,可能唯一一次的交集,还是双方之间起了冲突,出身豪门的维特根斯坦在操场上甩手就给了落榜美术生一记响亮的耳光。至于被打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瘦小的希特勒当年非常调皮,而且很爱出风头。

  若干年后,落榜美术生仍旧对当年发生的一幕耿耿于怀,他在传记中写道:“憎恨那个犹太人。”

  有趣的是,作为日后在各自领域“惊天动地”的人物,两人在毕业时得到的评语十分相似,二者皆被老师评价为:

  “性格高傲、孤僻”,“有才能,如果愿意学习可以在该课程中获得优异成绩,但偏科严重。”

  由于两人学习成绩都“一如既往”地稳定在中下游,所以在报考高中时,都毫不意外地落榜了。

  日后享誉世界的大哲学家,居然考不上高中???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维特根斯坦的成神之路,毕竟,人家出身豪门嘛。由于当时整个奥匈帝国的钢铁行业都是由维特根斯坦老爹垄断包办,要弄个升学名额岂不是小菜一碟?

  可惜,与之相比,落榜美术生的老爹仅仅只是奥匈边境的一个小小的公务员,能量的辐射范围和强度都差了好几个级别,也难怪美术生老父亲对娃一辈子的最大期望就是让他混进体制内当个公务员。

  1908年,在身为钢铁大亨的父亲的一番运作之下,19岁的维特根斯坦润去英国,专业为航空学。由于航空学的核心涉及数学,维特根斯坦又转向数学领域,之后便与当时的大哲学家罗素产生了交集。

  罗素是维特根斯坦的导师,也是将其引向数学和哲学的领路人。初入哲学领域,维特根斯坦喜欢上了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哲学。

  1912年,维特根斯坦进入剑桥三一学院。这个三一学院早期一直是一个神学院,牛顿神父也出自这里。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阐述李善兰、莱布尼茨、牛顿的故事时,都无一例外与三一学院发生了关系。

  三一学院骨子里是神学,表面包装的则是科学。

  1914年夏,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随后一战爆发。正在剑桥攻读的维特根斯坦决定以志愿兵的身份返回奥地利参战。

  作为导师的罗素一听这个消息,赶紧跑来苦苦挽留:枪弹无眼呀,你骨骼清奇,天赋异禀,本该作我的学术传人,未来前途无量,若是参军打仗,万一中弹身亡,岂不是呜呼哀哉了么?

  但青年维特根斯坦年轻气盛,这股子劲儿简直与给德皇写信的落榜老同学一个样,是的,二者也都“满腔热血”地参加了一战。

  据称,维特根斯坦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表现神勇。

  彼时,欧洲各国军队以战斗力排名,大约存在这么一条鄙视链:

  德国战力爆表,碾压法国;

  法国战力次之,足以碾压意大利;

  意大利战力又次之,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出了名的战五渣,但一战时其实力仍旧可以爆锤奥匈帝国。

  也就是说,奥匈帝国士兵战力垫底,处于鄙视链底层,由此,维特根斯坦毫无意外地取得成功,最后成了意大利军队的战俘。

  据说,战争期间,维特根斯坦不但拜读了不少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对其后来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还在意大利战俘营里,安心创作出了第一本具有奠基性质的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

  明末时,历法之争,一些来华传教士被关押在广州监狱时,也号称靠口述写出了几本“带给中国科学”的书籍,后来却被笔者发现入华时间对不上,那时写书的传教士不在广州。

  一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被释放,重新获得了自由。他当时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宣布放弃父亲留给自己的不菲遗产,统统分给了兄弟姐妹,而自己则跑去奥地利南部山区当了个贫穷的“乡村教师”。实际上,一战开始前,有消息称他就以匿名的形式将不少财产赠送给了德国当时两位著名的诗人特拉克和里尔克。

  令人费解的是,本来十分富有的维特根斯坦在获释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出版自己已经完成的旷世名作《逻辑哲学论》,却偏要等到五六年后,于1920年把书寄给罗素,让罗素帮自己出版,害得罗素还要四处张罗,凑集资金。

  那一点出版费,对于豪门出身的他,应该不费吹灰之力的。

  有人辩称,因为维特根斯坦把自己身家都捐了出去,所以“身无分文”,出版伟大著作的资金只能让老师罗素来帮忙。

  但问题是,维特根斯坦还有兄弟姐妹,个个都很富有,当他回到维也纳当园丁时,还曾花两年时间为姐姐设计住宅。有这样的姐姐,当初又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兄弟姐妹,出版专著时,姐姐不能帮一把吗?

  1920年9月,罗素来到中国,且一呆就是十个月。在启程前往中国前,罗素已经为《逻辑哲学论》撰写了长篇导言,并四处求人出版,但好事多磨,一直未能如愿。临行前,罗素放不下这桩心事,又委托了一位女士继续为这本书的出版寻觅支持。

  1921年秋,《逻辑哲学论》出版问世时,罗素才刚刚结束中国之行。

  随后,又有人说,维特根斯坦在意大利战俘营时,其成名作《逻辑哲学论》尚未全部完稿,因此还需要时间。新的问题产生了,既然尚未完稿,为何又急着参加教师培训,跑去当乡村教师、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此外,这个说法也与早期的履历产生了矛盾。

  1922年,《逻辑哲学论》德英对照本由劳特里奇出版公司推出。其后,令人惊异的是,第一个外文译本竟然是张申府先生于1927年的中译本,至于其他的主要西文译本,则大多都是在1950年以后才面世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此书出版后在长达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逻辑哲学论》都没有产生什么水花,在当时不太有名。

  从1920年至1926年,维特根斯坦都在奥地利的乡村小学教书。

  罗素在华期间,师徒二人曾有书信往来。

  1920年9月20日,维特根斯坦在信中写道:

  “我要到一个叫特拉腾巴赫的小村庄做小学教师啦。在山里,离维也纳四小时路程。一名特拉腾巴赫的小学教员给身在北京的教授写信,该是头一遭吧。你怎么样?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哲学吗?要是的话,我真想去听听,完了还可以跟你辩论。”

  罗素在回信中讲述了他在中国的情况,并附上一张拍摄于他居住的四合院的照片。

  在山区教书期间,维特根斯坦认为当时的教材不适用于小学生,便自己动手编写了一本德语字典(在短期内一个人编字典,编过字典的都应该知道这个恐怖的工作量一个人很难胜任),再加上他的教学方式“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因此在当地不受欢迎,家长还经常与其发生摩擦。

  就在当地农民一致认为维特根斯坦这个老师是个不着调的怪胎时,维特根斯坦还心血来潮,直接提出领养一到两个孩子,以便更好的培养,结果么,自然遭到当地人联合起来的强力反对。为此,奥地利山区的农民们还诉诸法律,将其告上法庭。

  如此折腾了数年,维特根斯坦心灰意冷,只得气呼呼地骂上几句“粗俗愚蠢的南方乡巴佬”,然后草草结束了自己的乡村教师之旅,回去当园丁,帮姐姐设计房子去了。

  就在维特根斯坦在山区折腾的这几年,落榜的老同学却混得风生水起,一呼百应。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启了二战的序幕。

  这一次,当作战俘的维特根斯坦没有热血冲头,而是一听到风声,就在凯恩斯等人的帮助下离开奥地利,润去了英国剑桥继续搞研究。

  罗素一看,自己当年相中的衣钵传人迷途知返,终于又回来了,于是便在他的博士答辩中签上了大名,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没有经过博士学习,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是的,剑桥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逻辑哲学论》的出版,可以开绿灯,直接让维特根斯坦参加博士答辩并授予学位。

  同年,拿到博士学位后,维特根斯坦被聘任为剑桥圣三一学院的哲学教授。

  1947年,维特根斯坦退休,来到爱尔兰乡间的海边小屋里居住,并完成了《哲学研究》的第二部分。

  1948年4月30日给马尔康姆的信中,维特根斯坦写道:

  “我在病中读《西游记》,我发现读起来津津有味,这让我感到惊讶,且是我未曾想到的。”

  1949年,维特根斯坦被诊断出癌症。

  当得知自己身患重症,不久即将离开人世时,维特根斯坦淡然表示:“我也不想多活啦。”

  不过,维特根斯坦却不愿死在医院里。可是,他一生居无定所,漂泊无依,孤苦一生,又没有自己的家。这可如何是好?

  最后,主治医生的太太出于善心,邀请他住到自己家中,容他在那里寿终正寝。

  1951年,维特根斯坦去世,合上了双眼。

  临终时,留下遗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关于命题意义的图像论,并指出:

  “为了理解命题的本质,我们可以看一看象形文字,它图示着它所描述的事实。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字母文字,并未失去图示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在说什么?

  字母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全世界唯一的、真正的象形文字只有汉字,咳咳……

  这与明代王徴在独立创作的《西儒耳目资释疑》所写是一致的:

  “一创定万国音韵活图,止半页耳,辄能包括万国语音。一创定元音五声,又以元音配会,生万音万韵。”说明万国语音、万国音韵,也就是西文,皆由汉字遵循华夏音韵学衍生而来。

  否则,西方创立的二十五个字母,怎么可能恰好契合太极、八卦原理,且声声透现出六十四卦的重交变化?

  王徴在“西儒耳目资序”中的阐述道:

  “盖二十五字母,即太极中分之奇偶;而两字相比成音,即奇偶相重而为象也。三字相比,即奇偶再重而为卦;四字相比,即八卦递重而为六十四;五字、六字相比,声声自然透现,即六十四卦重交变化,系天下之能事而为四千三百九十六卦也。按其母而子自晰,切其音而韵自谐。清、浊、甚、次、中,栉比黍累。”

  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曰:

  “凡是可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则应保持沉默。”

  巧合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恰恰与华夏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或禅宗所主张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颇有相似之处。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对于世界的真相,在揭示的同时也进行了遮蔽,因此语言也是一种“逻辑上的游戏”。

  所以,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和哲学思想后,静下心来想想,刀郎为什么要在新歌《罗刹海市》中特意提及“维特根斯坦”?

  在当下这个世界,在网络中,大家看到了这首歌,可以各抒己见,通过自己的语言与逻辑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想说就尽管说,凡是可以说的,都能说得很清楚。凡是不可言说的,只能像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应该保持沉默。

  网友们想怎么理解、怎么解读都可以,至于究竟是不是那样,刀郎保持沉默,无可奉告。就算有心里的真实想法,对不起,也是不可说的。

  维特根斯坦还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自己是什么。”

  这是乾坤颠倒的世界中,马户和又鸟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人类的根本问题。

  此后,谁还敢说刀郎无才?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