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老庄的对话

聆听老庄的对话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道法天地自然,以天覆地载而无私,相当于一个无限量的静态系统,是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可以称之为无为,当然也包括无恃、无有、无功、无我的含义。

  道法天地自然,以天覆地载而无私,相当于一个无限量的静态系统,是形而上的东西,所以可以称之为无为,当然也包括无恃、无有、无功、无我的含义。万物得之以生,得之以养,就会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生动个性与唯一的特点,它们各自的生长又源于本性恶基因和需求,是一种因果关系,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关系,这样就会将内心的质疑之“何以为”转化成“无以为”,如果我们将“无以为”理解为一个恒定且趋稳的轨迹,由这个轨迹导致的结果,从状态上分析似乎又可以名之曰“无不为”表明结果的分化与区别,无不以包含本性基因基础的方式并以个性化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动态系统,这样便实现了动静结合、内外互补的完整体系。言至于此,似乎“无为而无以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发端,而“无为而无不为”又是“无为而无以为”的跟进,则庄子跳跃式思维与韩非子因循式思维都可以独立而存在,各异其介入的界面而存在,因此也证明了大道的涵宏包容而非唯一于绝对。

  帛书《道德经》述为“无为无以为”而《庄子·天道》贯穿其中的是“无为无不为”思想。“上无为也”指统治者的无为,“无不为”指统治阶级集团无不为,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吕氏春秋·审分览》有云:“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表明统治者之所以无为、之所以应该无为,在其“驾驭”统治阶级的层面,即“御众”或者“驭人”的威望和能力。“凡为善难,任善易”意思是说统治者亲自去做事情是很困难的,“善假于人(物)”任用能臣干吏、竭力尽智、全心全意去做事情就很容易,而且会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如果将《庄子·天道》的这节文字上下衔接,就是“上必无为而用下,则用天下而有余;下必有为为天下,则为天下用而不足。”统治者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似乎无所作为而功勋卓著,其智其才其能治理天下绰绰有余;统治阶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虽千辛万苦其力其精其情依然貌似有所不足,美中不足,存在缺憾,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达到统治者所筹划的高度、标准和要求,而这种高要求恰恰是天下人的高标准、严要求。《庄子·天道》于此处也发出两个批评:一是上下均“无为”谓之“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这样便归咎于统治阶级的官僚体系的不忠诚、不作为、不尽心,不为民做主何以自立自存?二是上下均“有为”谓之“同道”这样便质问统治者何以不分主从关系、何以不分轻重关系、何以不分远近关系,将自己置于官僚体系而失去决断、监督、把控的制高点呢?《吕氏春秋·审分览》对此论述为“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不是驾驭良马,不是骑乘宝马,而是与良马宝马同道而行,两条腿与四条腿同步,就像那则寓言故事一样可笑。进而批评“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百官恫扰,少长相越,万邪并起。”统治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矜夸其才其能其力其智其誉,作报告发指示瞎指挥乱作为,对下面造成乱干扰乱干预,钦差大臣满天飞,奸佞谄谀四周围,就会导致混乱状况,正所谓“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可以教,此亡国之风也。”当权威被滥用,当自我的私欲、名誉、功利思想超出权威的范畴,如同自败其身其德其功其名其力。所以《道德经》慨叹“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因此不要将所有的统治者包括统治阶级神秘化、美饰化到无以复加的地位,那是对自己的侮辱,是妄自菲薄,是鼠目寸光,更是贪婪艳羡。

  《庄子》里面“无为而无不为”与《道德经》中“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思想是有区别的。无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像天、地、自然的存在一样,而不是一种主观意识。《韩非子·解老》特别强调“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就是说“无为”的主旨是不受任何人、事、物的牵制牵绊的,它是一种独立性、唯一性、真实性的存在。虚方能悟、方能受、方能应,是一种临机而变、临事而应、临战而勇的状态,它不做作,很真实。与此相反的一种现象是“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它们矜夸无为思想而自身无所不为,以“无为”作为借口和开脱,以“无我”作为炫耀的资本和矫饰,加入主观的刻意,掩盖能力的不足,混淆思想的卑劣,伪装行为的背叛,这种“无为”的定义就在于“无术”和故意,《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形容为“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它们所奉行的无疑是偷天换日、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弥天大谎、欺世盗名而已。“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他们很自然自觉、自省自励,不以“无为”为常,不以“无为”为念,因而派生出“无为”的德行,那就是“为而不恃、为而不有、利万物而不争、功成而弗居、上德不德”他们胸有丘壑,自然能虚能静,能虚能静,则能受能容,能觉悟先机,能见微知著,能防患未然,能救患已然,做到瞬间能力爆发,以应其时,以应其几,以应其事,以应其人,以应其物。时过境迁,事易人和,又很自然的掩藏其智其力,无欲无为。所以这样的“无为”其实是积极地、纯粹地、彻底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非常有预见性的“有为”!这种“无为”与后世的被动的、屈服的、谄媚的、推诿扯皮的、自我固化自我颠覆的、遮遮掩掩的、激化矛盾问题的、打压强制提出问题的统治者及其腐朽的、僵化的、堕落的、固步自封的统治阶级的短视的或者斜视的或者漠视的统治阶级的无为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前者是褒奖,后者是贬低。

  同样“无以为”也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观念,一种自我约束,一种原则信仰。“无为”的基本要求是因任自然,是对一种理性的自由发挥的默许;当一切处于平衡状态时,“无以为”就等同于“以何为”了,“何”就变成了条件、变成了原因、变成了借口、变成了切入点、变成了契机。在“以何为”的意境下的“为”,可以分化为两种——以何无为的常态;以何而为的变态(或者称之为动态)。“以何无为”是“无为”思想的延续,类似于“何以为”的自问自责,是一种静默;“以何而为”则是“无为”思想的内敛性的张扬和生发,是迫而后动,迫而后应,化之解之为之破之的反映,继而又转化成静之含之、养之畜之的无为状态。

  如果渐次以“无为而无以为”“为之而无以为”“为之而有以为”“为之而莫之应”的递减模式,就可以为庄子“无为而无不为”找到思想依据了:道法自然,无为为要,依次是德、仁、义、礼,这样便纲举目张。“上无为”是以“下有为”为基础和保障的。由此也可以验证《道德经》乃王者之书、为王者谋之,所以在“无为”的主框架之下,衍生的便是“无不为”的支持力量和“无以为”的自我警醒,如果因此将“为”的标准、临界度扩大了,那么后世的混乱颠覆、妄为乱为就显而易见、见惯不怪了,而它们的“为”就嬗变成一种变相的、堕落式、自我毁灭的无为,正是因为它们的无为,所以让曾经团结、强大、纯朴、勇敢、无畏、健康向上的中华民族变成为今日的离散现状、变成了今日的道德沦丧、变成为对人民特别冷漠无情,对外、洋夷谦卑恭顺、格外软弱,让贪官污吏们肆无忌惮、颐指气使,让各种颠倒黑白的不耻现象望风披靡、大行其道、让各种丑恶与社会乱象迭起的始作俑者以及真正的罪魁祸首!所以世衰兴亡、朝代更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状况反复出现,从来没有止歇也将继续演绎下去。现代的许多公知,攻击抹黑毛泽东时代和式微毛泽东思想的行为做法,它们的目的是意图绝对控制政权与思想,其实质是为自由化、私有制、专制极权或者新殖民主义进行无止无休的演说。

  《庄子·外篇》天地、天道、天运三篇文章连续始终,是关于 “道”的施行的详尽描述。《天地》表明了“道”的根源,即何为大道?《天道》表明了行道的方式方法,是“道”得以自我验证的桥梁;《天运》表明“证道”的人为因素,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范畴。在《天道》中阐明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主从关系,也就表明了天、地、统治者和统治阶层各自的自然属性与职责。“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当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各种邪佞分子趁机侵扰围歼,便会出现本末倒置、由理性到暴力,由民主道专政,由兴到衰,由治到乱的巨大转变。

  在《庄子·天道》中,讲述了“世之所贵道者,书也。”系统客观地表明“书本(文字)——语言(教义)——语意(思想)”三者的关系,并且因此衍生出“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成语来。“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耳、目是人体审视外界事物的首要的重要的感官,“视而不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名声形色都是事物外在的表现,人人得而见之、得而闻之,但名声形色背后的本体究竟如何,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者说是无知无识、无味无视都有可能。如果拘泥于文字,拘泥于说教的形式,则所谓的语言思想,亦如“轮扁”所指出的糟粕而已。至此忽然冒出另外一个成语:言传身教。但凡本体言过其实,名不符实,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绵里藏针,或者说心在曹营身在汉,终究不会成为道德的模范;而试图通过这样的“模范”教导处新生的道德力量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那种将自己的概念化的东西,妄图强加在天地大道、世界各地、睦邻国家、一草一木之上的自私与欲望简直是卑鄙的、龌龊的,一阵东风吹来,黎明替代了夜的黑暗,一切都将消失的无影无踪。《庄子·天道》中的书、言、语、意等等都是“道”的载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明“道”要经过思考去感悟,通过实践去体会,而不是望文生义、随随便便就能窥知“道”的本源了。“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儿不行”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内心不能自执、把握,因而“大道”不能停留,求之不得;对外没有相互对应、匹配的条件则不能推行,顺着心思的空隙悄悄地滑过。对于行道所应秉持的态度,“圣人不出”“圣人不隐”就特别符合庄子的一贯作风,那就是保持自我的自由身,如果不能为外人外物所认同和接受,智者就会隐忍不发,让“道”在未知领域运行并发挥潜作用力;对于外来的干扰、心中无所领悟,不能把持自控,或者无法认同,智者就会弃之不顾,何须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呢?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信仰,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初衷,何须勉为其难、听任摆布,何须强人所难、为所欲为而“无不为”呢?换一种说法,如果别人从内心里排斥、抵触、厌倦、憎恶你和你的理论思想、你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你的曲意逢迎、自吹自擂、自大自负、自欺欺人,无论你采取多么严厉的手段伎俩,采取你所能认知的有效措施手段,你和你的一切都无法走进走近别人的内心,更无法感动别人,虽然你经常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伟大。“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当人们的内心不认为是这样,不认同你的诱导和观念的时候,就会自持一种自我保护的否定的态度审视你的一切,那么心灵的门户就永远不可能向你打开,他们不会愚蠢到因此对你敞开心扉、门洞打开,任凭你的驱使、利诱、欺骗和奴役。如果不幸不自知者自以为是,一如既往地纠结于形色名声,试图影响改变别人,从而对它言听计从、毫不怀疑、不敢否定,那就等于痴人说梦、自取其辱。“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应该是“无为”思想深刻内涵之中所必须的认知和“无不为”的抉择的依据与事实要求吧。

  由此亦非常感叹古今人物对事物认知态度上的颠覆吧,就是说在过去有的词性是褒义的,是一种励志的成分,但昼夜交替许多次以后,它的词性截然反转,变成了鞭挞,变成了贬低,变成了嘲讽,但是偏偏有些人乐此不疲,借着古圣先贤的躯壳、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私欲。在这个现实社会的许多现行做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管不顾的,名正言顺,似乎无可指摘,但是,用“道”的视角审视,它们的的确确是在以“无为”蚕食着自己的生机。



www.haizi.name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