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

中观

Embed below code to your site

中观是一个汉语词汇,有多个方面的意思,有宗教学解释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语出《中观论》。
 
 
中文名
中观
梵    文
Madhyamaka
含    义
最中,或至中
来源书籍
《中观论》

宗教学解释

概论

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词madhya(中、中间)加上最高级词尾ma,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龙树在《中观论》中,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释迦牟尼所说的中道,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
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而成,皆是空。了解一切法无自性,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由中观而得致涅槃。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佛教名称

简介
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以下文字,可谓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而其根据,在于: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也就是缘起法。

发展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中观,大乘佛学的两大基本潮流之一。其创立人为大乘佛教思想家龙树。龙树哲学的中心论题是“”。空在原始佛教中就有流露。但龙树赋予它中道的含义。所谓中道介于有与非有的断定之间。龙树并未肯定存在与非存在两极端,而仅仅是承认因果关系又拒绝因或果本身会有自性。龙树提出“八不”命题即以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来表述作为他以中道和空论为基础的缘起学说。龙树的中道观旨在否定事物本性是有或非有的见地,在坚持佛教作为宗教解脱之道的前提下,龙树宣称涅盘与世间无差异,既体现了菩萨道的理想,又反映了大乘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关心 。中观派在龙树之后350年左右分裂为应成中观与自续中观两派。前者主张中观立场应该是以归谬法来显示敌论者的错误,后者续中观一派以清辨(500~550)为代表,声称中观哲学应该构造自己的论题,具有自己的认识方法。龙树之后,中观学说被提婆、寂天、莲花戒等继承和发展。在9世纪之后中观学说被密教吸收,教理自身密教化的同时又为密教的神秘象征仪轨提供了哲学说明。

龙树菩萨的中观

龙树菩萨的《中论》是以离于生灭、断常等的如来藏中道空性为本,以破斥离开如来藏而主张缘起无自性空之蕴处界有﹝意识﹞为空、为不生不灭之法者。在《中论》中,因蕴处界法之无常、生灭性,故蕴处界的缘起性空必堕两边决无中道之理。例如;龙树菩萨在〈观四谛品〉中:“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意即我是五阴与我异五阴皆有过失,故如来藏我(常、乐、我、净的真我)与五阴非一非异。在〈观四谛品〉中又以观四圣谛法,破斥缘起性空之过失。此品开始以“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意即离第八识如来藏[12],若一切皆空即成空无或断灭空即有过失如; 无四圣谛、解脱果、三宝、因果、罪福等。因此一切法依如来藏而有生灭故说非空。此品再以“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意即离第八识如来藏,若一切不空(实有常住)亦有过失如; 无有生灭,没有无常、也就没有四圣谛、解脱果、三宝、因果、罪福等。因此一切法无不依本因如来藏有生灭故说非不空。故观一切法依如来藏而具非空非不空的中道性即是中观。及“诸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诸法实相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静如涅槃。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皆是《中论》阐示中道的例子。此中诸法实相即是如来藏──胜义谛,如来藏不与五蕴十八界相应,正如《心经》所述的“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故第八识实相心的境界即是涅槃的境界,无五蕴十八界的心行故。永不落两边。《解深密经》佛开示说胜义谛是超过寻思﹝意识觉观﹞的[13]即表示此意。实相无相,正如《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实相如来藏无言语相,从不说法。说法的是五蕴身。契合《解深密经》“胜义谛是离言性的”与《金刚经》的“...如来有所说法耶?”故第八识实相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龙树菩萨的中观就是以此如来藏实相为本的中观,绝非以无常的五阴为本的缘起性空的中观;五阴无常、生灭,缘起则有(生),缘灭则无(灭),故缘起法的中观必堕有无(生灭)两边,何有中观可言? 诸法实相,是唯证者乃知,亲证了而且了知实相心如来藏,就具有般若智慧,就可以现观如来藏的中道性。不是一般意识的寻思境界。一般的意识,分析、综合、决断、想像、猜测皆无法真实了知、现观如来藏的中道性。总而言之,实相如来藏是不可思议。所以《法华经》佛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14]。

中观派的理论基础

中观派发挥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法在内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缘会),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无自性)。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他们看来,只有排除了各种因缘关系,破除了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证悟最高的真理──空或中道。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着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看)、不来不去(从时间方面看)。在他们看来,生灭、常断、来去、一异是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否定了这四对范畴,否定了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从而就显示了空性真理。他们还提出两种真理说(二谛)。认为在最高真理(真谛)空之外,还应承认相对真理(俗谛),对修持佛法的人应该说真谛,说空性真理,对覆盖无明(无知)的凡夫,应该说俗谛,即承认世界和众生的存在。中观派还进一步认为,作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盘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它们之间所以有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无明的结果,如果消灭了无明,也就达到了涅盘,为此,他们规定了五十二行位的修行阶段。继龙树、提婆之后,阐述中观理论的有罗睺罗跋陀罗,在罗睺罗以后200年中的传承关系很不清楚。

般若

般若即是法界实相的智慧。法界实相就是如来藏又名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非心心、无住心、无心相心、不念心...等等。般若经中所观行的标的就是就是如来藏,现观如来藏的真如性后,即以不同的名称如非心心、无住心、无心相心、不念心…等以彰显其真如的特性。无住心如来藏他本无两边,故从来不堕于两边,不在有为法与无为法之中,依如来藏才有般若中道的观行,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如来藏心体具常乐我净(胜义有非世俗有)的我,又具有人我空(人无我)及法我空(法无我)的无我(胜义空性非世俗之缘起性空)。故如来藏心体双具我与无我、空有无二之性,不堕断常二边之中道性。亲证如来藏者即能现观此心体的我与无我、空有无二之性,故能作对如来藏心体双俱不落两边不离两边之中道观。《心经》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亦是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恒所俱诸中道性的几个例子,且皆可由证悟如来藏者如实现观。《心经》中的“…色不异空(性),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性)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与阿含经中的“非我(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我)、不异我、不相在”则是空性如来藏与五蕴非一非异的中观例子。因亲证如来藏是大乘法的开悟般若者,故能以如来藏心体的中道性为本而作观行。是故般若必是中观的前提。未亲证如来藏而否定如来藏者即无般若,其所言之中观必非真正大乘法中的中观,非依如来藏为本故。

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万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然唯第八识如来藏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体性,故为万法的本源。有生灭即非常住法,非万法之本因。因此唯有函盖无生灭的如来藏与有生灭的七转识,如是具足八识心王的无生灭与生灭时,方有可观中道的三界万法,亦可现观如来藏双具可变异的识种与永无变异的心体,双具不堕两边亦不离两边的中观性。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意即第八识如来藏心体虽自性清净,但却含藏着无明、业种、与前七识染污的种子,致使众生流转生死、烦恼不断。《心经》中的“不垢不净”即是此意。证悟如来藏者,即能现观其如来藏所藏种子的变异,而如来藏心体却永不变异,即有非有变异非无变异的中道观。也因如来藏心体俱有本来性、如如性、真实性、平等性、清净性、涅槃性、能藏性、中道性、不可坏性…等等,故能执藏一切业种与识种。所以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不断运作,而能成就因果律,亦使大乘修行者的修行不会唐捐其功,修证一切种智,成就佛菩提果。

证悟

中观的修行次第,是先证悟如来藏,再依证悟如来藏的般若慧,现观如来藏的自住境界(即涅槃也),即可印证龙树菩萨的八不中道。若无般若慧而观察四圣谛中的集谛与十二因缘,亦不知十二因缘的前题即是十因缘法,而十因缘法中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即是佛所说的阿赖耶识(亦称为如来藏、第八识、心、非心心…本际(阿含经中))。若无此本际,缘起法即成断灭空。一切皆空的世俗谛,决无中观可言,因已落于空之一边,已无非空非不空之中道故。故知中观必以证悟本际如来藏方可为之。
唯有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者乃能现观如来藏本无两边的中道性以及他与一切万法非一非异、非空非不空……等诸中道性。能做此观行而亲证中道义者皆因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故。正如六祖证悟如来藏即能现观“何期自性(如来藏)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中之如来藏不生不灭的中道性。未证悟如来藏者,只能依现象界做观行,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的一切现象皆是缘起性空,皆是藉缘而生是暂有、生灭、无常、坏空……等故。因未证悟不生不灭的空性如来藏,缘起法不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为前提却以五蕴有为前提,而五蕴并无自在的自体和自性,五蕴有只是暂有、非常住、无中道性,有生、老、病、死等变异故。以错误的前提的缘起法,如何有真实的中观可言?如何能被龙树菩萨称之为“诸说中第一”?换言之,因缘集则有因缘灭则无的本身就已是生灭法,有生灭即非中道。再依生灭的缘起法而观生灭的蕴处界,以及藉生灭的蕴处界为缘所生之一切法,必堕于成、住、坏、空的一边,决无真实的中观可言。执事之故,唯有证悟如来藏者,方有中观可行。未证悟者所做之中观必非中观。意即证悟如来藏是行中观的前提。没有证悟如来藏,就没有中道可以观行。也就是说中观的立论是依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心而有!证悟者找到自己的如来藏心后,意识觉知心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心,可以印证佛陀在《心经》、《般若经》中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开示,就是在阐述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体性。意识觉知心现前观察如来藏心,于一切境界中从不动心,本来就是住于中道的境界中,如如不动而自在,也就是《心经》开头的“观自在”。因为此心体真实又能出生万法遍造一切趣生,且同时具有空与有之性,常与无常之性,生死与涅槃之性……等,含摄两边而又不落于两边,才能使证悟者现前观察他不落两边之中道性,而称为中观。所以意识觉知心也开始学习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体性而安住﹝修行﹞,也就是转依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中道性,于是烦恼渐渐淡薄,如是才是真正的证得中道,也才有真实的中观。如果所悟的心体非第八识如来藏心,而是意识觉知心所观想(凭空想像)出来的,那么就无法有真实的中观可说,因为意识是因缘所生之法。因缘生必因缘灭,故必是生灭无常之法,又意识为五蕴之识蕴所摄,是依于无常的五蕴而存在的虚妄之法,所以意识无法成为含摄二法而又不落于一边之中道法体。

中道之观行

中道之观行,简称为中观。中道讲的就是如来藏的中道性,因如来藏是唯一俱诸中道性故。依如来藏的中道性才有所谓中道之观行,所以如来藏是中道观行的本体。中道的观行:如果落入不垢的一边就非中观,落入不净的一边也非中观,同时落入两边的也非中观,必须是任何时候皆不落入两边的才是中观。不管是落入两边的一边,或是不落入两边的一边而离开了此两边的一边,皆非真正的中观。易言之,只要有落即非中观。不落入两边,非未悟者以意识思惟能知之,未亲证如来藏的中道性故。更非自认已离两边就真的已离两边的。中道绝非以意识为本的中道,意识是生灭,落于生灭即非不生不灭之常住法故。以意识思惟想像而能实证中道,绝无是事。 唯证悟如来藏者,能现观如来藏的中道性,并现观一切法与如来藏永远非一非异。能做此观行而亲证中道,方是真正中道的观行。

大乘别教

教外别传的法门即是别教,教外别传始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禅宗史上的第一则公案。达摩祖师东渡将此法门东传,传至六祖惠能,把世尊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发展为直指人心、当下彻悟,有别于研经习教的渐修,从而形成中土所谓的禅宗,禅宗的目标就是参究第八识如来藏,以心印心。亲证如来藏心即是开悟明心。禅宗公案里的本地风光、祖师西来意、莫邪剑…指的就是如来藏心。禅宗因亲证如来藏,能使悟后的意识心生起实相智慧亦名般若智慧,让开悟明心者能现前领受如来藏的性用,例如:中道性、本来性、自在性、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平等性、不可坏性、无我性...等等。依如来藏的中道性,而发起对实相法以及以如来藏为本而生万法之中道观行。证悟者亲自领受及现观自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生起之智慧称为中道智慧,唯大乘别教独有不共二乘。

瑜伽

佛教中瑜伽之意即是相应,窥基大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中有五种的瑜伽:与境、行、理、果、机相应。
《大般涅槃经》十二因缘智凡有四种。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意即下智观十二因缘各个皆无常、生、灭。不见真如佛性,得声闻菩提。中智观十二因缘法,因“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将灭止生。不见真如佛性,得缘觉菩提。上智则探究十二因缘各个的本因如来藏;例如:因有如来藏才有无名、识、行…等。入佛菩萨道,亲证如来藏住七住位,十住位虽眼见佛性,然没有究竟,得菩萨菩提。上上智眼见佛性并究竟了了分明,故得佛菩提。声闻、缘觉者虽有相应的菩提果可得。然因未亲证第八识空性如来藏、无般若慧,故无相应的中观可言。大乘七住位后的行者因已亲证空性如来藏,不仅有相应的菩萨菩提果可得,并有相应的中道可以现观。

天台宗与中观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龙树《中论》归纳为“空、假、中”三谛,提出一心三观,作为修行方法,而终归于圆顿止观。

社会学解释

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通常把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观方法。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观的方法,所以在社会学科中,有宏观理论有微观理论还有中观理论。

经济学分支

中观经济本论 中观经济本论
发现了错别字? 请选中并且点击Ctrl+Enter发送!

 

 

孩子、家庭、社会。

登陆投稿

免费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到下面的空格中,点击订阅,关注《海之子》的最新信息。